日前,在中国联通城域网集中式NAT设备集中采购中,凭借在招标测试中的出色成绩,现网实际使用过程的稳定运行以及面对实际使用中各种问题的成熟解决方案,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迪普科技)大容量NAT设备赢得了中国联通的认可,并以50%以上的份额勇夺此次集采第一名。
运营商城域网中聚集了大量的家庭宽带用户,这些用户成为了IPv4公网地址最主要的使用者。为应对日益紧缺IP地址需求,运营商迫切需要通过NAT技术,从家庭宽带用户中释放出尽可能多的IP地址。但由于家庭宽带用户的巨大流量,如果把NAT作为运营级技术来使用,相关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组网能力以及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都必须纳入考虑。因此,如何把局域网中常用的NAT技术引入城域网中,一直是各大运营商普遍面对的技术难题。面对这一情况,中国联通对城域网NAT技术做了长期的跟踪调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际部署经验。
2013年,随着城域网NAT整体解决方案的日渐成熟,中国联通决定将集中式NAT设备纳入城域网集采,由集团统一组织招标。经过近2年时间的调研准备,中国联通首次城域网集中式NAT集采招标于2014年12月启动,招标设备包括80G、160G以及320G三档设备,共有9家业界主流防火墙和城域网设备提供商参与了此次竟标。最终,迪普科技大容量NAT设备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取了此次招标一半以上份额。
早在2012年,迪普科技与广东联通就在城域网中开始城域网集中式大容量NAT设备的部署。迪普科技专业的研发人员与广东联通的资深城域网技术专家共同探讨城域网集中式NAT设备的部署方案,在业界首先提出了基于BGP MPLS VPN技术的城域网集中式NAT设备部署方案,并得以成功规模应用。
除了创新性的组网方式外,迪普科技大容量NAT设备基于APP-X硬件平台开发,业务板卡采用大规模可编程芯片(FPGA)+多核CPU架构设计。借助于FPGA的高效业务处理性能,迪普科技NAT业务板卡突破性的实现小包线速转发,消除了传统NAT设备与网络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并且在新建连接、并发连接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业界顶尖水平,其性能上的优势,能够帮助设备承受更大的流量冲击,实现更小的转发时延。与直接使用公网IP相比,这能带给最终用户最佳的上网体验。
为了满足未来网络技术的演进,迪普科技大容量NAT设备支持IPv6/IPv4双栈和各类主流的IPv6过渡技术,如DS-Lite、NAT64、Smart6等,通过软件修改,即可将现有NAT44网关调整为IPv6过渡网关,轻松实现网络的平滑过渡和演进。对于运营商客户而言,这一特性无疑为现有的硬件设备投资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迪普科技的大容量NAT方案广泛应用于各大运营商的城域网、分组域以及WLAN网络中。目前已经在全国超过60个地市城域网,以及15个以上省份无线分组域出口得到应用,总体容量超过10Tbps,高峰时间承载的用户达到数千万。鉴于迪普科技大容量NAT方案在运营商网络中的出色表现,该方案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荣获“2014年通信及行业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专家推荐奖”。未来,迪普科技将继续基于秉承“应用即网络”技术理念,以“让网络变得简单、智能、可靠”为愿景,进一步完善产品与解决方案,为广大运营商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