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下午-14日,Wi-Fi联盟(Wi-Fi Alliance)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要与到场专业人士分享Wi-Fi认证项目与技术的最新发展。
14日下午,Wi-Fi联盟举行了媒体见面会。会上,Wi-Fi联盟市场副总裁Kelly Davis-Felner女士分享了Wi-Fi联盟一路走来的成绩,着重宣布了一项最新的Wi-Fi性能——Wi-Fi Aware,并代表Wi-Fi联盟对2015年作出15项相关预测。
Wi-Fi联盟市场副总裁Kelly Davis-Felner
Wi-Fi联盟已成立十五年,自2000年以来至今年1月,Wi-Fi设备销量已突破百亿部大关,并将持续增长,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翻一倍;2015年,Wi-Fi与WiGig芯片出货量将超过30亿,Wi-Fi作为移动与消费类电子技术的属性将更为突出。
在Wi-Fi设备销量突破百亿之际,Wi-Fi联盟推出新型工具,帮助用户轻松发现能够提供出色Wi-Fi体验的产品。Wi-Fi CERTIFIED产品搜索工具帮助用户轻松发现已通过严格测试且满足可互操作性、安全与技术标准的产品,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产品才有资格使用标志性的Wi-Fi CERTIFIED标识。用户可以按设备类型搜索,也可使用高级的Wi-Fi功能搜索,如Passpoint、Miracast和Wi-Fi Direct。
会上,Kelly分享了一组数据,全球共有65亿移动用户,19亿社交网站活跃用户,其中中国有12亿移动用户、6.25亿社交网站活跃用户;用户花费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已超PC端,并更倾向于通过Wi-Fi来连接。Kelly表示,技术越来越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基于此,Wi-Fi联盟推出一项新的感知功能Wi-Fi Aware。
Wi-Fi Aware的“周边感知”技术能够在后台连续运行,发送极小量的消息,并帮助多种应用实现服务发现功能。Wi-Fi Aware认证设备能够在连接之前发现服务,进一步提高Wi-Fi技术为游戏、点对点消息和媒体共享等社交应用以及距离评估、背景通知和优惠信息等针对具体位置的服务便利性。发现服务后,用户即可发起应用,通过Wi-Fi Direct或传统Wi-Fi建立连接,使用这些服务。
据Kelly称,在连接距离方面,Wi-Fi Aware与其他Wi-Fi连接类似,在200米左右,也会受周边环境制约;在安全方面,Wi-Fi Aware是一项感知功能,并未在安全方面有特殊部署,不过该功能基于用户自愿行为,且受WAP2保护。Wi-Fi Aware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通过Wi-Fi CERTIFIED认证,并正式部署于产品中。
最后,Kelly代表Wi-Fi联盟发布了新一年的15项预测,这些预测基于联盟成员的发现和洞察,再一次印证Wi-Fi已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连接节点。该预测概览如下:
1. Wi-Fi技术的性能将进一步改进,Wi-Fi CERTIFIED ac将成为主流并增加先进特性;
2. 双频带Wi-Fi将得到普及;
3. Wi-Fi Direct新型开发者工具将得到更广泛的部署;
4. Wi-Fi Aware助开发者发现周边资源;
5. 以Passpoint为基础的Wi-Fi漫游和Wireless Broadband Alliance的NGH项目将在2015年面世;
6. 有线运营商继续投资于Wi-Fi;
7. 移动运营商压力倍增;
8. Wi-Fi将在2015年成为光受欢迎的移动通话连接技术;
9. 消费者需求保障Wi-Fi增长;
10. “Wi-Fi优先”业务模式将继续发展,使Wi-Fi成为首选连接;
11. Wi-Fi提高零售利润;
12. 用Wi-Fi看比赛,拥有网络连接、相机和社交媒体的球迷已经成为最好的对外营销工具;
13. 市场分化让位于市场协作,行业协作是发掘物联网商机的价值所在;
14. Wi-Fi引领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和车联网;
15. 保证互操作性和安全性同时,Wi-Fi能源效率、覆盖范围与性能将不断提升。
Wi-Fi联盟把“随时随地,连通一切,连通大家”作为发展愿景,致力Wi-Fi技术发展,改变连接体验,并最终为物联网的全面到来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Xbox 部门推出了名为 Muse 的生成式 AI 模型,旨在为游戏创造视觉效果和玩法。这一举措反映了微软全面拥抱 AI 技术的战略,尽管游戏开发者对 AI 持谨慎态度。Muse 不仅可能提高游戏开发效率,还有望实现老游戏的现代化改造,但其实际效果和对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Sonar收购AutoCodeRover,旨在通过自主AI代理增强其代码质量工具。这项收购将使Sonar客户能够自动化调试和问题修复等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用于改进应用程序而非修复bug。AutoCodeRover的AI代理能够自主修复有问题的代码,将与Sonar的工具集成,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变革。为满足 AI workload 的需求,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增长、散热压力和设备重量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AI 专用硬件、可再生能源、液冷技术等。同时,数据中心还需平衡监管压力和社区关切。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决定 AI 技术能否实现其变革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