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16日早间消息,为了帮助智能设备相互协作,已经出现了两大相互竞争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组织。不过,他们仍然存在一个共同点:都希望寻求Linux基金会的帮助。
“开放互联网联盟”是去年夏天由英特尔、思科和通用电气共同建立的。该组织周三表示,Linux基金会将监督一个名为IoTivity的项目,其目标是创造一款开源软件,帮助其探索具体的参数。
如果你感觉这种合作关系似曾相识,你并没有记错:“AllSeen联盟”也在2013年12月宣布将依靠Linux基金会开发开源代码。该组织的成员包括高通、微软和索尼。
这两大组织都在试图推进物联网的发展,以便为各种各样的消费级和企业级硬件设备增加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
业内高管表示,除非各大企业就相关技术展开合作,否则物联网无法真正繁荣。门锁和电灯各种设备需要展开通信,才能了解相应的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操作。
这两大行业组织都以此为自己的目标,不同之处在于处理专利的规则,以及最初究竟强调技术指标还是软件。
开放互联网联盟似乎更关注前者。IoTivity指导小组组长兼英特尔嵌入式软件总监马克·斯卡普尼斯(Mark Skarpness)表示,该组织撰写了一系列文档,阐述了相关设备应当如何配合。他们还将确保这套标准的兼容性。企业可以采用这套标准为各种设备编写自己的软件。
但斯卡普尼斯表示,很多企业都会直接使用IoTivity的软件,该软件采用了开放互联网联盟的所有规范。
AllSeen联盟部分依靠了最早由高通开发的软件。高通前高管罗布·钱德霍克(Rob Chandhod)表示,该组织倾向于开发软件,而不是设计具体的规范。
非营利组织Linux基金会正在帮助这两大组织管理他们的软件开发工作。该基金会还为很多项目提供了帮助。
作为开放互联网联盟的成员,英特尔长期以来都在为Linux做出贡献。但Linux基金会与其他组织的联系,似乎并没有令开放互联网联盟的成员感到不安。
“我们认为Linux基金会是一个自然的合作对象。”斯卡普尼斯说。
钱德霍克表示,两大组织都依赖Linux基金会反而有可能是一件好事,或许会为他们之间的合作开辟道路。“如果他们最终能合并,会是一件好事。我仍然希望影响此事。”他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技术正引发一场"认知迁移",重新定义专业价值和工作方式。不同于以往技术革命,AI不仅自动化任务,更开始承担判断、语言和创意表达,模糊了人机界限。面对这一转变,专业人士呈现五种态度:积极拥抱者、被动适应者、主动抵制者、未受影响者和边缘化群体。AI采用速度超越理解速度,重塑认知领域的同时也带来身份认同危机。这场迁移将重新定义角色、价值观和整个职业阶层,需要制度层面的具体应对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突破性的科学推理数据集MegaScience,包含125万高质量实例,首次从12000本大学教科书中大规模提取科学推理训练数据。该数据集显著提升了AI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七个学科的推理能力,训练的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官方版本,且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数据集、处理流程和评估系统。
企业持续投资云优先战略,但大型数据库云迁移面临复杂挑战。通过"规划-构建-运行"结构化方法,IT领导者可成功完成本地系统云迁移。关键包括:制定迁移策略、评估环境复杂性、选择数据传输和同步工具、创建测试计划、执行迁移并保持同步,最后优化云运营、确保安全合规。云迁移不仅是数据搬迁,更是创新增长平台的构建过程。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