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OD在各行各业中的话题性可谓是如火如荼,自带智能设备(BYOD)能够在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满足员工个性化的诉求。然而,面对这股热潮的席卷,我们是否认真量化过针对BYOD的管理费用,闹不好的话,一旦推行BYOD,在IT管理上要多花些钱。
当下,“IT消费化”推动了个人设备在企业业务运作中的使用,对于BYOD风潮,企业是应该推动IT消费化?还是默守陈规,维持现状呢?面对BYOD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优势在,信心也在
我们相信,IT消费化的趋势将会成为全球化的趋势,该趋势也势必会涉及到所有的国家及地区。但是,BYOD在中国尚未能发展并普及,这也说明了中国的CIO们对此还有所顾虑。谈到BYOD,我们先谈谈它具有的三个主要优势。
第一,BYOD能够让员工工作起来更加开心与满意。所以说,如果企业推广BYOD的话,将会为企业的客户及员工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力。
第二,BYOD可以降低企业资产成本。一旦推广BYOD,终端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就完全交给了员工个人。与此同时,由于推广BYOD,势必减少企业对于个人携带设备在维护上的成本支出。
第三,一旦面临自然灾害或者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环境条件时,企业员工可以通过虚拟桌面,使用他们的个人设备在家里办公,而不会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
总的来说,BYOD有三好,首先是企业员工更加满意;其次是减少资产维护成本;最后是在灾难或者是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不会影响到用户业务的发展。
担忧?不无道理
既然BYOD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中国企业尚未采用并推广呢?要说为什么BYOD尚未被推广的缘由,主要归结于BYOD带来的一些挑战。
首先是如何管理不同设备的准入问题,尤其是员工需要从远程接入到企业数据中心时,准入问题尤为突出。
二是如何将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进行合理分离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些文件记录、电子邮件记录。
第三,就是管理问题,实际上我们不希望在BYOD模式中管理个人设备,试想一下,如果IT部门不仅要负责企业网络设备,还要管理个人移动设备的话,整个管理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这样一来,投资回报率肯定会有所下降的。所以说,关键问题是如何平衡安全、准入和设备管理。一旦企业推广BYOD,个人设备的合规性及管理性问题将会接踵而至,而且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都将归属到IT部门,他们的能力及管理成本将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BYOD还存在移动设备带来的挑战。如今,移动设备已经改变了整个应用的架构,也改变了我们制作、开发和测试应用的方式。过去大部分的应用都是针对于局域网来运行的,但是现在随着Wi-Fi、GSM、GPRS、LTE以及3G、4G这些网络的流行,我们必须要重新设计它们。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在移动中进行通话时,接收信号的信号塔从一个转移到另外一个的时候,信号会突然中断。在此移动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倘若我们要用这些移动设备进行业务交易的话,我们必须克服此类问题,不然偶然的中断,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所以说,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传统的应用彻底地转变成适合于移动设备的应用。
解决问题 行动!
面对员工的诉求与成本控制的可望,推广BYOD才是当下最与时俱进的做法,CIO们不应该回避。问题肯定会有,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如何迎接挑战,解决困难。当BYOD带来的"狭路"与企业诉求"相逢"的时候,必定是走在浪潮中的智者胜出,调整企业的IT管理计划,做足针对BYOD的风险控制。让我们一起,拥抱BYOD,将"IT消费化"进行到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