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华为海洋)今天宣布第二代海底线路中继器RPT 1660和第二代海底线路分支器BU 1650海试成功。
本次海试使用了母公司Global Marine Systems Ltd.(全球海事系统有限公司)的旗舰船Cable Innovator,于2014年11月在大西洋葡萄牙海域进行,为期30天,期间正逢极端恶劣的冬季天气。
海试内容包括中继器不带铠装5,100米水深测试、带铠装1,000米水深测试,以及分支器4,000米水深测试。中继器和分支器都采用高可靠性设计, 保证8,000 米水深的适应能力。
华为海洋邀请了海缆和中继器设计领域的资深顾问Jerry Brown博士见证此次海试过程,并出具独立的专家报告。“我很高兴参与此次海试,”Jerry Brown表示:“华为海洋的第二代中继器和分支器用钛合金制成, 具有坚实的机械构造,在海试中展示出易于施工的特点和优良的光电性能 。”
RPT 1660 R2能提供检测光的环回通道,用于精确定位海缆系统中的故障位置。它最多可容纳6纤对系统,并提供独特的4×4泵浦保护架构, 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可靠性和性能。设计上的改进还包括通过玻璃密封技术、金属密封技术和氢吸收技术提高了密封性和内部环境管理。 除此之外,抗压筒纤细的外型和万向节设计还使它能被直接敷设和犁埋,从而消除了后冲埋的需要,显著减少施工成本。
BU 1650 R2通过光纤路由功能,或者光波长/光通道上下的功能,将海缆系统中的光纤对分支至不同的路由,实现多站点之间的业务连接。每个端口均可支持最大8纤对。双向供电和远端命令控制的电切换功能,为海缆系统的正常运营和维护提供了必要条件,即使海缆发生故障,系统仍可以维持正常工作。可双向供电的远端接地电极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供电的灵活性。
第二代海缆中继器和分支器都使用了钛合金材质,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耐腐蚀性。
华为海洋的技术副总裁张世桂先生表示:“华为海洋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以满足客户希望在提高网络容量、性能和可靠性的同时节省成本的需求。第二代中继器和分支器是基于第一代产品的成功研制,是对华为海洋创新能力的证明。它们的商用意义已在业界得到证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