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与更新时,都会面临不同厂商产品及协议配置复杂,以及不同设备间互通性和控制管理的诸多问题,这就给企业设备运维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同时随着设备的不断升级和增,其成本也会一路飙升,这对于一些企业的分支机构而言更是难以接受的现实。
幸运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中提出了各种基于开源和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正如很多厂商推出白牌服务器一样,在企业级路由交换领域也很快出现了基于开源标准和标准化协议的设备,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加灵活和可扩展的网络组件和应用。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厂商可以通过购买基于标准化的设备来实现管理的便利性,但在软件层面,真的可以实现的对所有设备的统一管理吗?
这一问题最终还是借助SDN的出现彻底得到解决。同时也出现了像OpenStack 和OpenDaylight这样的开源组织,使得所有厂商设备都可以使用标准的openflow协议,在SDN的框架之中,网络设备的管理功能被不断的抽离出来。这就意味着,在网络设备众多的企业当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对设备的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运维成本。
但对于企业的分支环境而言,其设备数量并不像总部那样庞大,而其所处的位置往往也在企业架构的边缘,管理维护人员的数量和技能都相当有限,有时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网络维护人员。所以对于分支机构而言,需要对设备尽量的轻量化和一体化,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管理功能从传统设备中进行抽离,并对其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而这正是SDN的基本概念和原来。因此,也只有对这些处于企业边缘的设备添加更为强大管控功能,才能在相对独立的企业分支环境中实现对运维的简单与自动化管理。
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企业网关领域总经理李先银
基于以上原因,华为近期推出了一款ICT融合敏捷企业网关AR3670,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企业网关领域总经理李先银对此讲到:“华为现在把企业网关定义为三大方向:一是由传统路由器演化成的 ICT融合网关;二是移动互联网关;还有一种是物联网网关,他们之间只是分了不同的场景、复杂度、设备的形态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说,架构逐渐趋同, 华为现在把敏捷分支融为一个整体架构,使得网关上面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虚拟化等功能,通过controller来统一协同化,从而保障整体的企业网关的一致性和价值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AR3670将IT与CT在网关上实现深度融合
据悉,AR3670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设计,首次应用虚拟化技术将IT和CT在网关上实现深度融合,以创新技术帮助企业降低分支机构设备成本和运维成本,提升新业务部署效率,实现业务增值。作为“敏捷分支”解决方案的重要产品之一,敏捷网关AR3670还实现了三大技术性创新,主要包括:
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AR路由器产品总监郭俊
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我们不难看出,华为将SDN及NFV等领先的技术理念融合到了企业网关中,而这种融合而产生的产品特别适合于当前企业分支机构,以及中小型企业的应用环境。这就好比是把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网络的架构微缩到了一个盒子当中,使得在企业网络边缘的分支环境当中也可以获得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运维管理效能。
对此,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AR路由器产品总监郭俊表示,“融合网关在分支和总部架构下,其controller使用起来会更加便捷,同时可以实现对分支机构设备的独立管控,包括创建虚机、删除虚机、监控虚机,以及配制所有业务。例如防火墙、路由器通过一键就可以安装其功能,管理界面甚至还可以下载一些开源的应用,比如华为基于开源的NFV视频聊天等企业的服务应用。这也意味着,在企业分支机构或中小企业中,可以将防火墙设置为一个虚机,而邮件服务器则是另一个虚机,当其中一个虚机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资源调配,用户只要将挂掉的虚机重启一下就OK了,并不会影响到企业其他业务。”
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设计的AR3670
同时,李先银还表示,“AR3670也绝不是从外表看起来就是个盒子那么简单,其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其具备一个生态体系,我们今天很多企业和用户都在强调产品的开放性,但我们认为,其实真正能够把合作伙伴,包括上下游厂商都囊括进来,就像OpenStack 和OpenDaylight那样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这样对最终用户来说,才真正有可以享受到这种开放性带来的实际价值。华为的做法是通过加入全球性的很多大型的开源性组织,对设备的虚拟化和SDN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开放。华为现在能够使第三方应用在设备上运行的时候尽量少改动或不改动,尽量把设备当中的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我们的第三方伙伴,这就是我们在设计这款融合网关产品时的一种初衷。”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同样是采用SDN及NFV的技术,我完全可以采用白盒网络设备+第三方SDN控制器+第三方NFV管理软件来实现这样效果。从理论上固然可以这样去做,但是请不要忘记,在大多数分支机构和中小企业环境中,在设备的数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时,采用以上的布设方式,无论从成本和技术支持方面的考虑,都会是企业难以接受的。对此,李先银认为:“开放的前提是标准,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协同组织来做,真正实现开放也会很难,否则客户针对每一款应用都需要定制开发,这种人力投入肯定是不能被企业接受的。”
因此,目前看来,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采用一家产品线广阔,以及技术成熟的厂商产品对业务进行支撑还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而华为在网络领域中的技术及产品优势已经是不言而喻,用户不仅可以依靠其全面和成熟的产技术及产品实现对业务的有力支撑,同样可以依靠其广阔的合作伙伴生态圈来提升自身业务创新及产品竞争力等相关能力。为此,我们不得不说,华为本次针对业界发布的首款ICT融合敏捷企业网关产品,从实际角度衡量企业当前及未来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也确确实实把对分支业务的增值因素做为了自身产品的设计理念,给企业分支业务实现增值创造了新的起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