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日历翻了页,脚已迈入2015年。不过,思维好像还停留在2014年的节奏中没有动,于是这个留给人们的过渡期成了一年一度的盘点季。
对于IT来说,网络是个相对成熟的领域,其进展往往缓慢,但每每微调常会给整个IT业带来新的面貌。借此,笔者对2014年TechTarget网络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几个高频词,并从中甄选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技巧文章以飨读者。
802.11ac标准的获批让无线网络的速度有了大幅提升,且随着移动办公的持续升温,企业对无线网络建设的需求相继而起,其类型覆盖大、中小等各种企业,着实给那些唱衰有线网的无线信徒们平添了巨大的信心。但,无线网的不稳定是其一个致命的硬伤。于是在这一年里,网络厂商们忙着为无线网络提速、增强信号、优化配置时间等等,而随着位置概念的突起,无线营销也跟着火了一把,成了无线市场竞争中的另一块战地。
软件定义一切刚开始是作为市场推广词语进入圈子里的,但随着一些传统大厂相继推出各自的软件定义产品,我们看到这一词语开始有了实际的意义,不过各大厂商自说自话,并未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出台,因而尚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就软件定义网络(SDN)来讲,目前开放网络基金会(ONF)正在加紧国内外SDN厂商的OpenFlow互通性、一致性测试,致力推动SDN发展。要实现真正的SDN,首要一步就是预先做出大量预编程策略定义。
2014年也是网络安全持续发酵的一年。日益严重的安全事件让人们不断认识到,网络安全早已不再停留于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层面,安全问题无处不在,相应其应对策略也应渗透在企业IT建设的方方面面。企业IT常面临着“需要保证不间断地正常运行”的巨大压力,但在压力下快速作出决策时,安全性往往会成为网络质量中被牺牲的那一方面。因此,不能再孤立地看待网络和安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下一代防火墙已是将网络安全资源优化的一个较为成熟的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提出Pass@k训练方法,通过给AI模型多次答题机会来平衡探索与利用。该方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多样性表现,还意外改善了单次答题准确率。实验显示,经过训练的7B参数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GPT-4o等大型商业模型,为AI训练方法论贡献了重要洞察。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N-gram覆盖攻击"方法,仅通过分析AI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就能检测其是否记住了训练数据,无需访问模型内部信息。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超越传统方法,效率提升2.6倍。研究还发现新一代AI模型如GPT-4o展现出更强隐私保护能力,为AI隐私审计和版权保护提供了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