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日历翻了页,脚已迈入2015年。不过,思维好像还停留在2014年的节奏中没有动,于是这个留给人们的过渡期成了一年一度的盘点季。
对于IT来说,网络是个相对成熟的领域,其进展往往缓慢,但每每微调常会给整个IT业带来新的面貌。借此,笔者对2014年TechTarget网络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几个高频词,并从中甄选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技巧文章以飨读者。
802.11ac标准的获批让无线网络的速度有了大幅提升,且随着移动办公的持续升温,企业对无线网络建设的需求相继而起,其类型覆盖大、中小等各种企业,着实给那些唱衰有线网的无线信徒们平添了巨大的信心。但,无线网的不稳定是其一个致命的硬伤。于是在这一年里,网络厂商们忙着为无线网络提速、增强信号、优化配置时间等等,而随着位置概念的突起,无线营销也跟着火了一把,成了无线市场竞争中的另一块战地。
软件定义一切刚开始是作为市场推广词语进入圈子里的,但随着一些传统大厂相继推出各自的软件定义产品,我们看到这一词语开始有了实际的意义,不过各大厂商自说自话,并未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出台,因而尚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就软件定义网络(SDN)来讲,目前开放网络基金会(ONF)正在加紧国内外SDN厂商的OpenFlow互通性、一致性测试,致力推动SDN发展。要实现真正的SDN,首要一步就是预先做出大量预编程策略定义。
2014年也是网络安全持续发酵的一年。日益严重的安全事件让人们不断认识到,网络安全早已不再停留于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层面,安全问题无处不在,相应其应对策略也应渗透在企业IT建设的方方面面。企业IT常面临着“需要保证不间断地正常运行”的巨大压力,但在压力下快速作出决策时,安全性往往会成为网络质量中被牺牲的那一方面。因此,不能再孤立地看待网络和安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下一代防火墙已是将网络安全资源优化的一个较为成熟的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