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DNA”是2021年博睿数据打造的全新理念,结合DEM(用户数字化体验管理)、NPM(网络性能管理)、APM(应用性能管理)打造一体化的“应用监控运维平台”,这也让企业从代码到用户全数据链过程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具备数据采集的能力。
在今年博睿数据又将这一理念升级为“数据链DNA+”,通过ONE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真正帮助客户构建一套从“以应用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新运维逻辑,实现智能运维和业务洞察。
“客户可以走出数据中心,打通云管边端。”博睿数据COO吴静涛说道,“ONE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实现了传统产品工具到‘ 平台+架构’的转型,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运维体系。”
博睿数据COO吴静涛
面向运维监控3.0
近期,博睿数据与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22企业应用运维管理指标体系白皮书》,从企业IT运维的内涵以及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IT运维工作在技术、战略、组织架构等方面面临的变化和问题展开讨论。
IT运维是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幕后功臣,也是企业必须持续关注的一件事,随着环境和业务的变化,IT运维遇到的挑战也是层出不穷。现阶段IT运维主要有三大明显挑战,第一,业务系统逐渐国产化后对于性能、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第二,业务上云,对于IT架构的统一治理提出挑战;第三,疫情让现场运维成为挑战。
当前的工具监控体系已无法满足企业现在的需求,所以监控平台正面临五大问题:一、监控平台不统一,技术债与重复建设导致了孤岛式的监控体验;二、云计算、容器、微服务、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了对监控的挑战,监控的可见性不足;三、监控系统的建设与业务目标脱节;四、智能运维尚不成熟;五、有限的自动化与DevOps的敏捷开发理念产生冲突。
“未来的监控一定是统一、系统、智能、敏捷、面向业务的平台。”博睿数据产品高级总监孙丽说道。
博睿数据产品高级总监孙丽
从以点带面的1.0时代,到单品拼凑的2.0时代,再到数智融合的3.0时代,运维监控正在不断发展。3.0时代的运维监控数智融合具备了全局数据采集能力、以运维视角重塑产品、数据有机关联融合、开箱即用的AI以及运维全场景的落地等一系列运维能力。
ONE平台就是一个面向数智融合3.0时代的产品,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将IT从成本中心转型成业务运维中心,从监控中心转向到应用运维管理中心,实现IT运营、用户运营、业务运营。
引领行业运维升级
ONE平台秉承了博睿数据三大技术战略升级,从监控走向可观测、从孤立工具走向统一能力平台、从人工分析走向智能见解。
ONE平台正通过三大优势引领行业升级:
All in ONE:用户能够通过一个平台就可以满足所有运维监控需求,而且任意能力的开箱即用;
关联性:基于实体和关系对数据的有机串连,实现真正的可观测性;
智能见解:基于AI和规则自动发现问题并给出根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运维效率。
ONE平台能够有力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博睿数据副总裁宋戈认为,博睿数据ONE平台从传统工具层上升到了平台层,不仅涵盖了原有工具的能力,让老客户更容易接受,还让新客户可以配套工具一起使用。
博睿数据副总裁宋戈
而且ONE平台还实现了四大运维场景的支撑,包括ITOM统一监控、AIOps智能运维、BizOps业务运营、DevOps效能提升。
借助ONE平台企业可以达成三个建设预期,通过IT/用户/业务运营的方式帮助客户减少5%的流失率;打通新老平台,通过一体化的监控方式,运维、研发、业务在一个平台上,降低沟通成本;实现能力、效率的提升。
目前金融、互联网、政企是博睿数据的主要客户群,尤其是去年金融客户已经占整体营收的的30%,成为第一大行业。宋戈表示,在服务大型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打磨产品,抽象出通用场景来适用于中小客户的需求。
“如果无法衡量,就无法提升,无法管理。”未来博睿数据希望帮助企业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减少企业在数字化全面扩张过程中的阻力,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受中国各智能手机品牌坚持低库存战略的影响,智能手机NAND闪存产品面临订单减少,且合同价格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与此同时,由于零售市场需求疲软,闪存晶圆的合同价格也开始逆转进入下行。
12月5日,IEEE Tech Frontiers论坛举办,囊括IEEE PES T&D、PVSC、CVP三大会议精华。
年初时,整个存储行业依然处于低迷期,但随着AI需求的迅猛上升,存储需求也随之激增,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复苏与发展。这一波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浪潮,给Solidigm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考验着其应对行业变革的能力。
艾斯本不断推陈出新,依托丰富的行业经验,推出了包括绩效工程、制造与供应链、资产绩效管理、地下科学与工程、数字电网管理和工业数据结构在内的六大解决方案。更值得一提的是艾斯本提出的“工业AI”理念,正以有型的投资回报率,推动客户实现价值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