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因新使用条款引发用户强烈反对后,Firefox 浏览器开发商 Mozilla 已重新修改其政策,以解决此前使用过于宽泛措辞的问题。批评者指出,原条款暗示 Mozilla 要求获取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或上传的所有数据使用权,有人担心这些数据会被出售给广告商或 AI 公司。
Mozilla 表示这并非事实,强调新条款并未改变公司使用数据的方式。公司还表示,原有措辞的更新并非出于"出售用户数据的意图",公司对收集数据的使用仍受 Firefox 隐私声明中规定的权限限制。
许多批评者指出新条款中以下措辞令人担忧 (重点标注): "当您通过 Firefox 上传或输入信息时,您特此授予我们非独占、免版税、全球性的许可,以便根据您使用 Firefox 的方式帮助您浏览、体验和与在线内容互动。"
现在,Mozilla 产品总监 Ajit Varma 在周末前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已重写使用条款以"更清晰地反映 Mozilla 与用户数据交互的有限范围"。
在更新后的政策中,Mozilla 明确表示要求获取用户数据是为了运营 Firefox,这并不赋予公司对这些数据的所有权。
具体而言,新条款规定: "您授予 Mozilla 运营 Firefox 所需的权限。这包括按照 Firefox 隐私声明中的描述处理您的数据。同时包括一项非独占、免版税、全球性的许可,目的是按照您的要求处理您在 Firefox 中输入的内容。这并不赋予 Mozilla 对该内容的任何所有权。"
Mozilla 表示还删除了条款中对可接受使用政策的引用,因为这造成了混淆。
公司的在线隐私常见问题解答也进行了更新,以更好地解释法律术语。
例如,Mozilla 表示可能已删除了"从不出售用户数据"的笼统声明,因为"数据出售"的法律定义现在"广泛且不断发展"。
公司以《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 为例说明措辞变更的原因,指出 CCPA 将"出售"定义为"企业以换取'金钱'或'其他有价值的对价'的方式,通过口头、书面、电子或其他方式向另一企业或第三方出售、出租、发布、披露、传播、提供、转让或以其他方式传达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Mozilla 表示,Firefox 确实会收集并与合作伙伴共享一些数据,包括用于支持浏览器新标签页中可选广告和搜索栏中赞助建议的数据,这些都在其隐私声明中有详细说明。但是,公司表示所共享的用户数据已去除个人身份信息,且仅以汇总形式共享。
Mozilla 还表示,用户可以继续在浏览器中调整自己的数据共享设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