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API危机:赢下这场攻防守卫战 原创

随着消费者购物方式的转变,移动端交易的激增使得背后的API流量暴涨。所有流程背后都依赖着API的高效协作,安全风险也随之扩大,涉及到业务相关数据、用户数据,甚至可能影响合规性和财务信息。

每年的购物季,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都会迎来一场“流量风暴”。这不仅考验着技术架构的承载能力,更挑战着数据安全的底线。2024年11月末的“黑色星期五”和12月初的“网络星期一”,美国两大购物季的线上交易额达到了2410亿美元,超过50%的交易通过手机完成。

随着消费者购物方式的转变,移动端交易的激增使得背后的API流量暴涨。从商品浏览、下单、支付到物流配送,几乎每个环节都依赖于API的顺畅交互。例如,用户下单后填写送货地址,信息会传递给物流公司的APP,用户不仅可以在电商平台查看订单状态,还能通过物流公司APP实时追踪包裹。

所有流程背后都依赖着API的高效协作,安全风险也随之扩大,涉及到业务相关数据、用户数据,甚至可能影响合规性和财务信息。根据行业统计,过去12个月中,约30%-40%的重大数据泄露事件与API漏洞有关。

高峰期API危机:赢下这场攻防守卫战

刘烨 Akamai北亚区技术总监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购物季,API的安全防护,正是一场关乎企业安全的攻防守卫战。Akamai北亚区技术总监刘烨详细拆解了企业内部的主要四种API类型,包括外部API、内部API、第三方合作伙伴API和调用第三方API。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场景下的API安全风险,确保数据流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外部API:指最终使用者交互的API,每当用户登录、查询订单或追踪物流时,背后都是通过外部API完成,由于它暴露在互联网上,所以也是风险的高发区。此类API需要认证(如Token),且用户身份难以完全确认,安全风险较高。

内部API:指企业内部多个应用之间的交互。例如,企业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或一个业务单元调用另一个业务单元的服务。这类API通常在企业的内部环境或云数据中心内进行管理,外部攻击者难以直接访问,风险相对较低。

第三方合作伙伴API:指企业与合作伙伴开放的API。例如,电商公司通过API向物流公司传递订单信息,物流公司通过API将实时送货信息反馈给电商。这类API的风险介于外部和内部API之间。虽然企业无法完全控制合作伙伴的行为,但可以通过明确合作伙伴名单、限定调用权限等方式对API的使用进行部分控制,从而降低风险。

调用第三方API:指企业在业务中需要使用第三方服务时调用外部API的场景,例如,物流公司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API处理订单支付,如果物流公司没有自己的支付接口,便会调用第三方API。调用第三方API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措施,企业虽然能够监控调用过程,但数据保护最终由第三方负责。

传统的API管理方式存在四大局限,这些局限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安全风险,也使得API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刘烨谈到,在API管理过程中,传统方式可能存在库存不全、可观察性有限、缺乏运行时控制、最少的测试四大局限。

API库存不全:企业在API管理中常常缺乏全面的可视性,如果企业没有进行完整的API盘点,尤其在高负载场景下(如购物季),这些“影子API”(即未记录在标准文档或规范手册中的API)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导致数据泄露或滥用。

可观察性有限:企业在管理API访问时,往往缺乏足够的可视性和控制力。如果企业无法清晰掌握这些信息,就很难在流量激增的情况下有效控制API访问,攻击者可能利用这一点进行恶意调用。

缺乏运行时控制:在运行时,企业对API的调用行为可能缺乏有效检测与控制,企业需要在运行时实施实时监控,基于行为模式识别潜在风险。

测试不足:在传统开发流程中,API的安全测试往往被忽视,或者仅在开发后期进行,存在测试左移不足、缺乏API安全测试等问题。企业应将API安全测试左移到开发阶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随着API安全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的WAF(Web应用防护系统)和API Gateway已无法完全应对新型的攻击模式。去年6月Akamai收购Noname,并结合其API安全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对API的可视性,准确掌握API的调用情况;识别和阻止异常调用行为;实现API安全测试的自动化和左移。

Noname提供的API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四个核心模块:API发现、安全态势管理、测试和运行保护。

API发现可以帮助企业盘点和管理API“库存”,很多企业未能全面掌握自己开放了多少API,甚至存在“影子API”。通过API发现工具,企业可以清楚了解所有API,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态势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失误可能导致的数据泄露”问题,清楚地了解哪些问题可能会带来风险,从而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因开发问题导致的潜在安全隐患。

API的安全测试,特别是渗透测试是模拟真实用户行为,检查API漏洞。Akamai解决方案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API文档,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并模拟终端用户的访问行为,测试API调用过程是否存在漏洞,确保API的安全性。

运行保护是指API上线后,Akamai的API安全产品会学习API的正常行为模式,形成基线。通过机器学习,系统能够识别哪些行为是异常的,从而判断哪些访问可能存在风险。在购物季等高流量期间,这种AI运行保护机制已帮助多家企业成功保护API和业务逻辑。

“Noname的解决方案能够覆盖四种API调用类型,并为每种调用类型提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刘烨说道。API安全解决方案的独特价值在于能够理解API的上下文和业务逻辑,将单一请求放入整体环境中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复杂风险。

当然企业也需要在构建和管理API时进行相应的分层设计,可以有效减少API的安全风险。

包括第一层API管理工具、第二层特征防护工具、第三层API逻辑防护。

除了分层防护,刘烨还总结了管理API的五大实践,可以更好地降低API安全风险。第一,API盘点至关重要,企业需全面掌握API数量和调用情况,防止“影子API”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二,身份验证与授权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API,避免未授权访问导致数据泄露;第三,速率限制与访问控制有助于防止滥用和DDoS攻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第四,监控与基线建立能够通过持续监测API调用行为,识别异常请求,并设置预警机制。第五,安全审计与渗透测试可帮助企业定期模拟攻击行为,发现潜在漏洞并及时修复。通过这五大实践,企业可以全面提升API安全性,确保业务持续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API滥用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没有完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例如,一些企业的API在认证Token过期后仍允许用户继续访问,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重复发起请求;还有恶意用户通过篡改ID来访问他人数据,频繁操作则会导致数据泄露;DDoS攻击通过大量快速的API请求消耗服务器资源,导致系统崩溃。所以未来在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中,API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只有加强防护措施,才能在保证业务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漏洞。

来源:至顶网网络与安全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

02/19

10:46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