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健全我国数据安全保护体系,需要从“守法、投钱、培养人”三个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则应该做到“防违法、防盗窃、防勒索”。
对于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议,齐向东总结为“守法”、“投钱”、“培养人”三个关键词。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社会正在从“有法可依”向“有法必依”转变。2021年,工信部通报整改APP 1500多款,对500多个拒不整改APP下架处理。齐向东强调,企业和个人必须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明确数据安全“红线意识”。
在网络安全投入水平方面,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工信部已经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但目前我国的政企机构,大部分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固定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企业在攻防一线的实战优势,和高校一起制定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共同培养面向产业需求、具有实战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安全问题,齐向东总结为“三防”:防违法、防盗窃、防勒索。
“防违法”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齐向东建议,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安全企业的力量,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做好数字化转型。
“防盗窃”重点是防“内鬼”。齐向东指出两种必须重点关注的“内鬼”。其一是内部员工,大量真实案例已经证明,内部员工并不能完全可信,尤其是对管理员、技术员、操作员这“三员”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制度,而要靠技术,做到能审查、能告警、能拦截;其二是供应商,在供应链的开发、交付、使用三大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风险,且上游环节的安全问题会被传递到下游并放大,只要有一点漏洞就能层层渗透。
“防勒索”则需要建立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据奇安信应急响应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中型政企机构的应急响应事件中勒索攻击占到了近30%,“这是很高的一个比例。”齐向东表示,通过纵深防御,整合数据、技术和服务鞥哪里,从决策层面、操作层面实现全面监控,多道防线交叉验证,即使网络被攻破,也能够做到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传统数据工程面临数据质量差、治理不善等挑战,成为AI项目的最大障碍。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协作方式正在彻底改变数据准备、治理和应用模式。Google Cloud基于Gemini大语言模型构建协作生态系统,让不同智能体专门负责数据工程、科学、治理和分析等任务。系统通过分层架构理解组织环境,自主学习历史工作流程,能够预防问题并自动处理重复性任务,大幅提升效率。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