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健全我国数据安全保护体系,需要从“守法、投钱、培养人”三个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则应该做到“防违法、防盗窃、防勒索”。
对于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的建议,齐向东总结为“守法”、“投钱”、“培养人”三个关键词。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社会正在从“有法可依”向“有法必依”转变。2021年,工信部通报整改APP 1500多款,对500多个拒不整改APP下架处理。齐向东强调,企业和个人必须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明确数据安全“红线意识”。
在网络安全投入水平方面,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工信部已经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但目前我国的政企机构,大部分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固定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企业在攻防一线的实战优势,和高校一起制定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共同培养面向产业需求、具有实战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针对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安全问题,齐向东总结为“三防”:防违法、防盗窃、防勒索。
“防违法”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齐向东建议,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安全企业的力量,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做好数字化转型。
“防盗窃”重点是防“内鬼”。齐向东指出两种必须重点关注的“内鬼”。其一是内部员工,大量真实案例已经证明,内部员工并不能完全可信,尤其是对管理员、技术员、操作员这“三员”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制度,而要靠技术,做到能审查、能告警、能拦截;其二是供应商,在供应链的开发、交付、使用三大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风险,且上游环节的安全问题会被传递到下游并放大,只要有一点漏洞就能层层渗透。
“防勒索”则需要建立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据奇安信应急响应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大中型政企机构的应急响应事件中勒索攻击占到了近30%,“这是很高的一个比例。”齐向东表示,通过纵深防御,整合数据、技术和服务鞥哪里,从决策层面、操作层面实现全面监控,多道防线交叉验证,即使网络被攻破,也能够做到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