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16日,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成功举办。在“与光同行,F5G行业创新技术分享”专场,华为光系统首席专家张德江,分享了在数据中心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华为光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的创新应用。
华为光系统首席专家张德江
数据中心互联网络(DCI)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的流量和数量与日俱增。根据相关报告,DCI流量年复合增速达到45%,全球数据中心的数量也将增加4倍以上。流量持续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增加。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建设能满足数字化发展的更高速、可靠、高效的联接,成为了华为的投入方向。
提供更大单纤容量,降低单bit成本
WDM(波分复用)将多个不同的波长复用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极大提升了光纤的带宽传输能力,成为DCI大带宽时代的首选方案。而超大型数据中心互联网络原规划使用8~10年的DCI网络,不到3年就面临带宽瓶颈,促使WDM技术在单波道速率和波道数量上持续创新,突破传输容量的瓶颈。
在单波道速率方面,华为依托自研光电器件和DSP能力,通过光电合封工艺,端到端损伤补偿算法,不断逼近香农极限:在DCI干线将200G速率,提升到300G/400G,在传输距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单波速率,为业界提供单纤容量最大的长距解决方案;在城域DCI传输上,从400G全面演进到800G代际,不断下降单Bit成本,为业界提供城域覆盖最完整,成本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波道数量方面,华为坚持扩展频谱,向频谱要带宽,通过新型增益光纤与工艺突破,SRS效应控制技术等创新,实现业界首个Super C+L的超宽频谱创新,为光纤传输提供更多的波道数,领先业界能力25%。同时,华为独有的Super C 和L的联动控制技术,通过Dummy Light提升光谱稳定性,保障系统端到端的可靠。
张德江表示:“华为通过单波速率提升和频谱不断扩展,将实现单纤96T bit/s的传输能力。最大限度释放光纤潜力,助力数据中心互联带宽提速。”
提供更可靠的DCI网络,为业务保驾护航
超高速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意味着每1微秒都有海量的数据在网络中流动,一旦出现故障,会有海量的数据丢失或者阻塞,影响应用业务。据统计,一线城市光纤故障每年约200次,而每一次光纤故障都可能导致高额的经济损失或者客户流失。
华为推出“存储与光协同”(SOCC)技术方案,在光链路和存储I/O链路两个层面,提供更高效的链路冗余保护机制。一方面,基于创新的光器件和智能算法,在光链路层面,将保护倒换时间从50毫秒降低至5毫秒,性能提升90%,大大提升了数据中心应用的业务体验。另一方面,在存储I/O链路层面,因存储设备无法直接感知光层链路的健康状态,I/O链路恢复时间过长,从而导致上层应用操作失败。基于华为的创新技术,将原来需要2-3分钟才能完成的链路切换过程,缩短至1秒,大幅度降低了应用操作的失败率。特别在金融行业,为关键数据中心业务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在产业上,华为在持续投入和追求更高的技术能力发展;在行业上,数字化转型也为光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任何创新技术的产生、落地与成长,都是从业务发展现实需求出发的主动探寻,华为也将携手客户不断创新,构筑超宽、可靠、智能的全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团队突破性开发"零样本量化"技术,让AI模型在不接触真实数据的情况下完成高效压缩,性能反超传统方法1.7%,为隐私保护时代的AI部署开辟新路径。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LLM经济学家"框架,首次让AI学会为虚拟社会制定税收政策。系统包含基于真实人口数据的工人AI和规划者AI两层,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找到最优经济政策,甚至能模拟民主投票。实验显示AI制定的税收方案接近理论最优解,为AI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K Prize是由Databricks和Perplexity联合创始人推出的AI编程挑战赛,首轮比赛结果显示,获胜者巴西工程师Eduardo Rocha de Andrade仅答对7.5%的题目就获得5万美元奖金。该测试基于GitHub真实问题,采用定时提交系统防止针对性训练,与SWE-Bench 75%的最高得分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承诺向首个在该测试中得分超过90%的开源模型提供100万美元奖励。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3D高斯泼溅重光照方法,通过在高斯原语上直接编码离散化SDF值,避免了传统方法需要额外SDF网络的问题。该方法设计了投影一致性损失来约束离散SDF样本,并采用球形初始化避免局部最优。实验表明,新方法在保持高质量重光照效果的同时,仅需现有方法20%的显存,显著提升了训练和渲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