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随着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 F5G-A标准的发布,标志着F5G-A技术的成熟,由此,2024年也成了F5G-A的商用元年。
在MWCS 2024期间,华为对外展出了一系列F5G-A解决方案。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陈帮华指出,F5G-A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万兆光网,另一个是高品质运力,其中,高品质运力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算力联接起来,形成“全国一台计算机”。
这样一张F5G-A网络,将为接下来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催化下的创新业务和传统业务变革,提供算力保障。
在过去三十年里,移动网络由2G跨越到了5G时代,全球都得益于这样高速的网络发展,网络社交、电商购物、本地生活、短视频等业态的出现,也让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移动网络一代代升级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然而,由于没有国际标准明确的固定网络标准发布,国定网络代际感知度并不高,这使得固定网络在更广范围内更新换代和快速推广并没能像移动网络那样顺利。
陈帮华指出,其实固定网络像移动网络一样,也有代际之分,去年国际标准组织正式发布了F5G-A的标准,而支撑F5G-A的400G、800G、OXC、50G PON、WIFI7、FTTR等几个关键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实际上,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结构正在加速从集中化向多层次、分布式转变,正在走向枢纽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的三级架构,其中,枢纽数据中心负责AI训练和数据备份,区域数据中心负责部分AI训练和AI推理,边缘数据中心则负责AI实时推理和图像渲染等。
正是由于这样数据中心结构的变化,运营商对固定网络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对于当下运营商对于固定网络的需求,陈帮华总结为三方面:
第一,立体联算骨干网,通过400G超高速和3D Mesh立体架构实现带宽无阻塞,通过Hybrid ASON实现6个9的高可靠联接;
第二,一跳入算城域网,通过端到端的OXC打造1ms城市时延圈,实现低时延联算入算,池化波分和城域100G持续降低入算成本;
第三,万兆智能接入网,50G PON支持万兆全场景接入,通过端到端切片和智能分流保障确定性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F5G-A技术的成熟,如今400G传输网络建设成本已经低于100G,因而,陈帮华认为,400G是已经成为现在建设骨干网最优选。
中国移动在今年3月就已经对外官宣,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商用,年中将全面实现“东数西算”8大枢纽间高速互联,届时中国移动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络。
实际上,针对全光万兆接入网,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发布了相应的万兆业务,包括万兆家庭宽带、万兆园区等,2024年将会迎来万兆业务的商用元年。
此外,陈帮华也指出,高品质运力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算力联接起来,形成类似于“全国一台计算机”,要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在使用算力中心提供的算力时,时延足够低,类似于家庭打开水龙头就能瞬间获得自来水一样,要让用户也可以能随时瞬间获得算力。
据悉,目前华为基于“F5G-A全光万兆+高品质运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与全球运营商开展商用创新实践并部署了166个商用局点,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运营商实现新的收入增长,也满足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家庭极速云NAS、极速云游戏渲染,以及工业场景下的交互式工业设计等新兴业务对于固定网络的更高要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引入了REASONMAP,一个用于评估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细粒度视觉理解能力的基准测试。研究团队使用来自13个国家30个城市的高分辨率交通地图,构建了1,008个问答对,设计了两级评估框架测量答案的正确性和质量。对15个流行模型的评估揭示了一个意外发现:开源领域的基础模型表现优于推理型模型,而闭源模型则相反。研究还表明,当视觉输入被遮盖时,模型性能普遍下降,证明真正的细粒度视觉推理任务仍需要有效整合多模态信息。
Nvidia公布2026财年一季度业绩,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新AI超算与显卡产品陆续亮相,尽管出口管控对H20业务造成影响,但整体AI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Cerebras WSE 芯片拥有 40 亿晶体管,推理速度达到 NVIDIA 集群的约 2.5 倍,刷新了全球 AI 推理速度记录,为复杂 AI 代理应用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
这项研究提出了"B-score",一种新指标用于检测大语言模型中的偏见。研究人员发现,当模型能看到自己之前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时(多轮对话),它能够减少偏见并给出更平衡的答案。B-score计算单轮与多轮对话中答案概率的差异,无需外部标注即可识别有偏见的回答。实验证明,将B-score用于回答验证可显著提高准确率,在标准基准测试上平均提升2.9个百分点。这一发现不仅提供了实用工具,还表明大语言模型具有自我纠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