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记者获悉,达摩院成功研发新型波束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定向通信性能指标,是当前5G上传速率的7倍,并支持24K高清全景直播。该系统创新了波束获取、追踪、调度和管理等多项定向通信的关键技术,为元宇宙、毫米波、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的实际落地提供了通用方案。
传输速度不够快,是阻碍VR等技术落地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主流的全向通信遭遇瓶颈,定向技术是另一个选择,它具有独特优势:全向通信相当于通过一盏灯照亮整个空间,而定向通信类似于用手电筒照明,“光线”更集中,可实现更高密度、更快速率和更长距离的通信,有望突破“香农定理”的速率天花板。
但是,定向通信要求收、发两端波束严格对齐,在遮挡多、移动性高、部署密集的现代通信场景下,极难保持通信稳定。
(图说:基于XG波束管理系统的定向通信,可让VR实现视网膜级的全沉浸式体验)
为彻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拓展前沿技术的应用边界,达摩院XG实验室自研一套完整的波束管理系统,实现了从硬件到算法再到系统的协同创新:
硬件层面,成功研发新型智能天线,可更有效地集中波束能量,在弱网场景下,最高上行速率是全向天线的4.8倍,下行速率更高达15倍;算法层面,首次融合Wi-Fi、IMU、GPS、辅助摄像头等跨模态传感器信息,可预测终端运动轨迹并主动对齐波束,大幅提高移动中的通信稳定性。
同时,XG实验室首创“智慧大脑”——中心化调度系统,并引入终端用户体验质量(QoE)信息,实现全局更优的资源调配和网络性能。
达摩院已成功将这套系统应用到毫米波全景直播场景中。依托于软硬一体的全新设计,视频采集端的负载和功耗显著降低,普通无人机也能完成专业摄影车的高清、VR等素材的采集需求,解决了VR应用落地的关键难题。
结果显示,该系统上下行速率最高2Gbps、延迟小于1ms,是当前5G上传速度(约300Mbps)的7倍。2Gbps的高速率可支持24K全景直播,比肩人眼极限,真正让VR实现视网膜级的全沉浸式体验。
(图说:毫米波全景直播,左图为工程师调试无人机设备,右图为呈现场景)
“XG波束管理系统兼容各频段信号接入,并可为新技术和新协议进行调整和定制,为定向技术与各大前沿技术融合发展打下基础。”XG实验室技术专家胡盼介绍说,结合定向通信新框架,大规模、自由移动的元宇宙等未来前景或可提前到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