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近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闭幕,华为公司在期间展示了包括C-V2X智慧车路协同在内的一系列智慧高速解决方案并邀请嘉宾进行实车体验。
本次大会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部公路院、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建构国际国内交通产业与未来智能科技的交流展示平台,聚合国际国内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企业,力求通过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全球资源视角和要素相互联动、促进与协同,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交通产业打通未来的时空隧道。
我国是高速公路大国。截至目前,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3.6 万km,全球占比约40%。单一路段、跨区通道的“线状运行”模式逐步发展到以“网络化运行”和“信息化服务”为特征的智慧高速3.0阶段。智慧高速将是一个以政府监管决策、行业管理、企业发展、公众出行为需求导向建立起来的智慧交通系统。
华为在未来交通大会展出了C-V2X智慧车路协同、一体化视频站点、智慧路口、智慧高速平台等系列方案,全方位使能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网联化建设。华为C-V2X智慧车路协同展示了OBU、RSU和云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RSU连接多种智能道路感知器件如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交通元素如红绿灯、指示牌、限速标志,与华为T-Box与云端配合,实现交通信息发放、道路信息搜集、红绿灯车速引导、限速预警、行人预警、紧急刹车预警等多个价值功能,覆盖V2I,V2V,V2P等几大类场景,并在与交通部公路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外场活动中,向来自浙江省、交通部、各界专业人士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批嘉宾提供了生动的实车体验。
此前在无锡世界物联网大会,华为C-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成功在无锡实现了超过240个路口的城市级部署展示超过30个实车用例,成为全球城市智慧交通的典范。近期,华为更是积极投入到国内外多个智慧高速的建设中,很快将有一批智慧高速项目建成并启动使用。
在本届大会的未来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上,华为C-V2X解决方案总经理吕晓峰表示,智能网联的路与车需要协同发展,共同构筑下一代安全、高效的出行生活。华为在国内部分城市、高速正在积极部署C-V2X网络,使用基于自研芯片的RSU和T-Box,实现端到端车路协同商用解决方案的规模部署,实现了C-V2X多场景下的应用。这一系列项目的成功将成为构筑未来智慧出行打下坚实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AI策略成熟,CIO开始重新考虑对公有云的依赖,私有云和本地环境重新受到关注。调查显示,67%的企业领导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部分AI数据迁移至非云环境。主要原因包括成本可预测性、数据隐私保护、安全问题和云集成挑战。对于持续的AI工作负载,购买自有GPU比租用公有云更经济。私有云支出增长更快,预计2025年将有54%的组织在私有云上投入超过1000万美元。
沙特TachyHealth团队开发的32亿参数医疗AI模型Gazal-R1,通过创新的双阶段训练方法在医疗推理任务上超越了12倍大的模型,在MedQA等测试中取得87.1%的优异成绩,展现了精巧训练策略胜过规模扩张的重要启示,为资源有限的医疗AI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本文深入分析了从传统AI发展到AGI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智能爆发现象。基于AI专家共识的2040年AGI实现预期,文章探讨了七种主要发展路径,重点关注突破性的"登月路径"。智能爆发理论认为,智能可以像原子链式反应一样相互促进,快速产生大量新智能。文章预测2038-2039年可能发生智能爆发,随后在2040年实现AGI,但也指出了关于智能爆发的启动、控制和潜在风险等争议问题。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RetFiner技术,通过让眼科AI模型同时学习OCT图像和医疗文字描述,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率。该方法采用四种训练任务让AI模型建立图像与文字的深层联系,在三个主流眼科AI模型上实现了2-6个百分点的性能提升,为医学AI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