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监测系统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正式开通。此系统能从野外实时回传东北虎、豹等珍稀濒危物种数据,实现自然环境下野生东北虎豹野外生存状况的全面跟踪。这是全球首个真正实现虎豹国家公园大面积全覆盖的智能化自然资源监测、评估和管理体系,是自然资源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监测和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此系统集成了云存储、智能分析、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吉林珲春500平方公里虎豹密集活动区域,成功建立了自然资源监测试验基地。安装在此试验基地的100余台监测终端,从野外实时回传大量的水、土、气、生物等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含东北虎、豹等珍稀濒危物种数据),对自然环境下野生东北虎豹生存状况进行全面跟踪,实现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国有森林资源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管理,为构建以东北虎豹为主的国家公园天地空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网络全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自然资源监测系统由吉视传媒和华为联合打造关键的有线无线融合承载网络,基于最新的无线技术,构建宽(LTE)窄(NB-IOT)一体的融合网络。通过利旧现有的森林防火塔部署无线基站,单站半径超过6.8km,在遮挡少的区域,信号可达18km,极大减少了站点数量,降低了网络运营维护成本;通过嵌入无线回传模组,实现红外野保相机图像实时回传;通过无线网络各类传感器实现土壤、水质、空气生态因子等采集回传;通过无线网络各类摄像头实现森林防火和道路卡口监控数据回传;集群调度系统实时实现护林员巡护轨迹查询;此系统真正实现了智慧林业,标志着吉视传媒拓展主业、转型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介绍,预计在2020年,此系统将覆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全覆盖。届时,十余万个各种类型的监控终端将遍布公园的各个角落,对国家公园的虎豹等珍惜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达到真正的精准化、智能化监测、评估和管理。实现“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全新“互联网+生态”的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为构建绿色中国保驾护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