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网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电网之一,位于广东500千伏主环网中部。作为南方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西电东送的受端负荷中心,这里也是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这一区域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64座,主变容量8661万千伏安,为广州快速发展提供着国际先进水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力供应。
负责广州电网投资、建设与运营的广州供电局担负着广州市11个市辖区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7434平方公里,供电客户645万户。通过积极践行“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他们在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广州社会心理与情绪追踪调查"中,电力供应已经连续11年位列18项经济类评价指标满意度第一。
随着输电自动化、巡检无人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智能配电房等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供电局视频监控系统已经覆盖到输、变、配电各个环节,为广州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这一始建于2008年的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系统也面临着更多、更深入的挑战。12年来根据需求,逐渐完善输电视频监控系统、变电视频监控系统、配电视频系统,并部署了一系列分散的单兵视频设备,视频规模总体上接近12000路左右,每月将近10PB的数据量;且系统内部,输、变、配相关系统视频均采用分散建设、独立采集,导致功能单一,数据暂时无法实现业务协同。
座拥庞大的千里眼网络,如何才能智慧协同,实现电网智慧化呢?
2019年,广州供电局部署了一套输变配一体化视频监控平台。该解决方案基于一体化平台实现视频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为视频智能应用提供基础,在一体化视频监控平台基础上安装智能巡视、智能操作、智能安全等应用系统。
该平台的核心部分由视频联网系统,视图库,视频分析以及视频数据服务与门户组成。视频联网平台可实现目前广州局智能配电房、变电站、输电以及安保视频的统一接入及管理,同时包括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工况监控等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集成视频数据服务与门户实现基础应用,包括系统管理,资源管理,报警管理,智能运维,视频监控,在线监测,实时报警等功能。
除此以外,广州供电局的输变配一体化视频监控平台还拥有 “智慧大脑”。
在输电环节,通过无人机、机器人、视频装置的自动操作、智能定时巡检、集群作业,以及多机协同联合作业,使巡检准确率、效率大增。
在变电站内,为变电站内的所有10kV以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接地刀闸、开关柜开关小车等一次设备以及关联二次设备的智能操作提供远程操作二次确认。
在配电房,为配电房内的所有10kV开关柜等一次设备以及关联二次设备的智能操作提供远方操作二次确认。
同时还可应用刀闸识别、智能读表等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预警和监控,提升了运维效率。
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广州供电局践行“以系统智能分析为主、人工判断为辅”,努力打造南方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广供样本”,广州供电局的实践也诠释出了新基建的意义,为广州老城市焕发出新活力。
活动预告
2020年,华为中国生态大会进入第十年。伫立十年关口,本次大会将为您呈现全新的生态篇章。因聚而生 举势而为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华为搭台、伙伴唱戏”的 “众筹办会”模式闪亮登场,诚挚邀请您共同参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