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2019世界移动大会期间,“中国联通MEC边缘云商用加速计划发布会”在场内同步举行。数十家业内与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讨MEC边缘云技术标准、平台架构、组网方案、落地实践等。
华兴宏视技术总监武宇文博士(左)
华兴宏视,是参与联通此次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至顶网记者在发布会上对华兴宏视技术总监武宇文博士进行了现场采访。
面向5G的杀手级应用,对视频的利用是业内普遍看好的一个主攻方向,许多5G时代预想的特色应用,诸如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各种高效的视频处理能力的支持,例如视频处理,编转码、AI分析等。而华兴宏视,正是一家以研发为核心的,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视频压缩技术产品、多媒体处理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商。
武宇文博士告诉至顶网,互联网时代就已经视频为王,在5G大视频时代尤为如此,不过与4G传统的互联网视频应用相比,而5G大视频下视频应用有两个显著的变化:
一是视频分辨率越来越大,超高清4K、8K视频随着5G的落地会很快普及;二是互联网视频成海量增长。这两个变化带来的结果是,视频资源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呈几何级数放大。
因为这些特点,在5G时代对视频素材做任何数据分析和智能处理,都会导致海量的计算资源消耗。如何高效的提供各种视频能力成为这些5G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
对此,华兴宏视也给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首先,武宇文博士表示,一定要重视边缘计算的作用,传统集中化的视频处理方式必然成为一种瓶颈,难以满足应用需求,5G视频边缘计算是解决5G应用这个最主要痛点的关键。
其次,一定要在尽可能利用客户既有IT资产的情况,尽可能用软硬结合的方式,优化视频处理效率。这方面,华兴宏视有很多经验,公司使用了自有视频算法,架构设计也非常灵活,提供了各种高密度异构视频解决方案,即固定尺寸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类视频处理能力。
华兴宏视的视频解决方案涵盖了视频处理、视频压缩、视频智能分析等5G视频应用的多个方面。
目前华兴宏视已经与中国联通深度合作,在计算平台上,华兴宏视则与Intel紧密合作,提供了基于CPU、GPU、VCA、FPGA等多种硬件平台异构高密度统一视频处理、编转码及AI分析的最主要开发合作伙伴。
武宇文博士表示,人工智能的计算发生在训练和推理两端,比较而言,训练端相对模式化,计算需求相对固定。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边缘设备带有计算功能,要处理业务的智能化需求,未来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AI策略成熟,CIO开始重新考虑对公有云的依赖,私有云和本地环境重新受到关注。调查显示,67%的企业领导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部分AI数据迁移至非云环境。主要原因包括成本可预测性、数据隐私保护、安全问题和云集成挑战。对于持续的AI工作负载,购买自有GPU比租用公有云更经济。私有云支出增长更快,预计2025年将有54%的组织在私有云上投入超过1000万美元。
沙特TachyHealth团队开发的32亿参数医疗AI模型Gazal-R1,通过创新的双阶段训练方法在医疗推理任务上超越了12倍大的模型,在MedQA等测试中取得87.1%的优异成绩,展现了精巧训练策略胜过规模扩张的重要启示,为资源有限的医疗AI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本文深入分析了从传统AI发展到AGI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智能爆发现象。基于AI专家共识的2040年AGI实现预期,文章探讨了七种主要发展路径,重点关注突破性的"登月路径"。智能爆发理论认为,智能可以像原子链式反应一样相互促进,快速产生大量新智能。文章预测2038-2039年可能发生智能爆发,随后在2040年实现AGI,但也指出了关于智能爆发的启动、控制和潜在风险等争议问题。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RetFiner技术,通过让眼科AI模型同时学习OCT图像和医疗文字描述,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率。该方法采用四种训练任务让AI模型建立图像与文字的深层联系,在三个主流眼科AI模型上实现了2-6个百分点的性能提升,为医学AI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