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IT运维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杂志社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IT运维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围绕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升用户IT运维水平,帮助企业建立兼顾安全、稳定、高效的全面运维和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智慧运维为企业科技驱动业务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而展开。会上,由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亦科技)自主研发的亦维IT服务管理系统(EVO-ITSM)荣获“2018中国IT运维管理最佳产品奖”,中亦科技总裁田传科先生荣获“2018中国运维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EVO-ITSM3.0版本产品功能
作为国内领先的IT基础架构智能运维服务+产品提供商,2018年,中亦科技正式发布了亦维IT服务管理系统(EVO-ITSM)3.0版本。新版本产品在收集大量客户体验反馈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界面设计和更加友好、人性化的用户体验,产品功能更加强大,除延续旧版本的本地部署模式,新版产品还支持SaaS部署。
中亦科技总裁田传科先生
作为国内智能运维领域的开拓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中亦科技总裁田传科先生对智能运维有深刻的理解。他指出,随着云计算的成熟和落地,数据中心将变成传统封闭架构(稳态架构)和开放互联网架构(敏态架构)并存的局面,传统的单纯依赖人工服务的IT运维方式(冷兵器时代)必将被自动化、智能化运维(热兵器时代)所取代。但这种替代是部分标准化问题的替代,非标问题依然需要人工介入。未来的运维市场应该是:40%的IT运维实现自动化,剩下60%则靠优化来提高性能。田传科先生对运维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得到了业内同仁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IT技术已经从生产工具变为创新动力的今天,客户对IT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未来,中亦科技将一如既往的秉承“锻造凝炼IT服务 助推用户事业发展”的使命,推动智慧运维发展,为客户业务创新赋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