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5月31日 综合消息:F5 Networks宣布今日上市 BIG-IP Cloud Edition (BIG-IP 云版本),以支持客户为任何环境中的任何应用快速部署关键应用服务。BIG-IP Cloud Edition(BIG-IP云版本)将以面向应用虚拟化的应用交付控制器 (ADC),支持在开发和生产管道的每个阶段自动实施基于策略的服务。该方法有助于应用所有者在更灵活的框架内与 NetOps、DevOps 和 SecOps 团队加强合作,从而显著提升所有应用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
BIG-IP 云版本将 F5 广泛的应用服务产品组合与 BIG-IQ 显著增强的管理、可视性和分析功能融为了一体。F5 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支持客户根据各个应用、多云环境和用户需求,轻松添加量身定制的“适当规模”的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用例,该解决方案支持客户部署 Advanced WAF(API安全 - 新一代WAF) 策略,以便通过一致的方式跨公有云和私有云解决复杂的应用威胁。
F5高级副总裁兼ADC 事业部总经理Kara Sprague 表示:“应用服务正在向按应用模式方向发展,无论应用在何处运行,它都支持 NetOps、SecOps 和应用开发团队为每个应用部署一致的、适当规模的应用服务。人们误以为必须要在丰富的服务和敏捷、便携的应用部署之间做出取舍,但我们的 BIG-IP 云版本就否定了这种错误的二分法,它能够更好地支持 NetOps 和 SecOps 团队以轻量级的软件大小部署一整套流量管理和安全服务,轻松地为服务组合添加新应用,并更快速地实施 DevOps 实践。”
全新 BIG-IP 云版本的亮点包括:
轻量级应用服务交付支持快速部署应用
根据 F5 最近的应用交付状态研究,企业平均使用 16 种不同的应用服务来确保应用快速、安全和可用。如今的 NetOps 团队需要易于获取、使用方式多样化、高度可编程的可扩展服务。BIG-IP 云版本应这些需求而设计,支持各种各样的部署场景,包括订阅、许可和按使用计费模式。该方法糅合了 F5 传统 BIG-IP 平台富特性的定制功能,以及 NetOps 和 DevOps 以云为中心的现代数字化转型技术的可访问性和敏捷性。
为每个应用提供可扩展的服务和保护
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经济的主流,随着互联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崛起,应用的数量和复杂性也日趋上升。虽然很多其他厂商或开源组织能够提供基础应用服务,但却无法为宝贵的数据和通过应用实施的交易提供相应的安全性。借助Advanced WAF 功能,BIG-IP 云版本能够在云和数据中心架构上轻松测试和部署所有应用,同时不会牺牲安全性。借助面向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及其他云环境的专用模板,按应用保护能够有效保护所有应用处理的企业和客户信息,从而改善组织的整体安全状况。它可以细致到为每个应用自动扩展灵活、可靠的 F5 服务,这意味着企业能够随着应用组合的演进,经济高效地实施安全性和可用性功能,而不是只针对部分少数应用。
易于管理的服务助力提升可视性和简化运营
除了让应用服务变得更易于访问之外,BIG-IP 云版本还将这些服务的优势扩展到了多个 IT 团队。BIG-IP 云版本支持按应用无缝部署、升级和自动实施值得信赖的 F5 服务,有助于 NetOps 更好地联合 SecOps 和 DevOps 支持业务重点。通过将重点放在协作运营上,该解决方案可促进应用开发团队采用即时自助服务模式,并通过开放应用编程接口 (API) 在数据中心和多云环境中部署服务。BIG-IP 云版本的专用仪表盘可按应用提供可视性、分析和控制,从而在简化运营的同时增强管理和编排。同样,该解决方案还可提供快速自我诊断和问题解决方案,支持获取有关应用性能和健康状态的实用洞察。
ZK Research 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 Zeus Kerravala 表示:“我们发现,通过 BIG-IP 云版本等技术和超级网络运营计划等项目,F5 正在着力将协作作为一种提高服务速度和业务成效的有效方式。通常这种方式只用于特定‘高价值’应用,现在 F5 将其扩展到原本只能获得基础应用交付服务的下一波应用上,可为企业提供诸多优势。此外,在合规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企业日益需要将安全性和相关服务扩展到更广泛的企业应用上,为企业的价值定位添加新的维度。”
上市时间
BIG-IP 云版本将于 2018 年 5 月 31 日正式上市。请联系当地的 F5 销售办事处,以了解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上市信息及其他信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