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2025年6月20日] 在2025 MWC 上海期间,华为举办“移动AI基础网峰会”,邀请全球运营商、AI生态伙伴、产业标准组织、学者及三方测评机构等产学研代表,共同探讨移动AI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会议达成两项共识:一是增强上行体验是移动AI发展的刚需;二是网业协同是移动AI体验变现的根基。此外,“以网兴智”GSMA Foundry宣告成立,标志着通信行业迈向移动AI体验经营与体验建网的新阶段。
产学研商深度协同,加速移动AI产业繁荣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理事长闻库在开场致辞中强调,5G-A与AI融合是通信网络演进的重要方向。他提出三大行动倡议:以标准为锚,定义体验基线;以网络为基,构筑“智网融合”底座;以生态为翼,共建协同发展范式,携手开创移动AI产业发展未来。
灵伴科技(Rokid)、稀宇科技(MiniMax)、宇树科技(Unitree)等产业代表出席峰会,分享了当前AI服务商的差异化竞争核心以及快速获取市场的关键。AI智能体正在从传统的手机触屏交互向以语音、视频、手势等多模态交互转变。AI应用在不断提升视听码率、提高模型算力能力的同时,依托5G-A网络降低交互时延,提高AIGC效率。例如,上行20Mbps可以保障AI视频流交互的流畅度和准确度。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罗智泉、运营商代表及行业测试机构Ookla等分享了AI在网络优化的实践,以及全面拥抱AI的战略规划。AI正在重塑移动网络和通信产业,助力运营商在网络、运维、运营、业务等全面数字化转型。从传统的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提供差异化服务,赋能千行百业。与会者一致认为,上行、时延和稳定性成为移动AI时代评估网络能力的关键。
从MBB基础网到移动AI基础网,GigaBand加速网络服务“体验变现”
华为在会上强调,GigaBand解决方案通过频谱资源池化、多制式融合、运筹优化技术以及最优资源编排,助力运营商打造一张“移动AI弹性网络”,实现网随端动,网随业动,解决AI新业务对5G SA网络平滑演进的需求。在香港的部署结果显示,GigaBand频谱池化后,实现多频段向5G SA升级,在保持4G用户体验稳定的同时,5G用户体验最大提升2.28倍,助力运营商打造高效、智能和绿色的5G SA网络。

移动AI基础网峰会产学研商代表与会
随着5G-A网络升级与GigaBand等创新技术的落地,结合全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移动AI正加速成为驱动通信行业收入增长的新引擎,开启“智能服务无处不在”的数字生活新范式。
2025 MWC 上海于6月18日至6月2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华为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馆。2025年5G-A商用加速发展,华为与全球运营商、行业精英、意见领袖等一同深入探讨通过AI技术创新,重塑业务、基础设施及运营运维,实现商业新增长,加速迈向智能世界。欲了解更多详情,请阅: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