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2025年6月18日] 2025 MWC上海期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以“拥抱AI,激发网络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智能IP广域网(AI WAN)产业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聚焦智能时代的产业热点和技术趋势,深度剖析智能IP广域网的应用场景和优秀创新,系统整合先行者的实践经验,打造AItoX引擎,助力加速运营商业务新增长。同时,《智能IP广域网(AI WAN)研究报告》的发布,标志着产业界在IP广域网未来发展方向达成共识,通过AI与网络深度融合,激发网络新质生产力。
《智能IP广域网(AI WAN)研究报告》
随着智能时代加速到来,AI驱动的创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业务与新模式的涌现,对IP广域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急需升级新一代网络。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指出:“智能IP广域网(AI WAN)是人工智能与IP广域网双向赋能的结果,是新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与升级。在这个背景下,智能IP广域网(AI WAN)作为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正在成为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AI普惠发展的重要动力。”
针对IP广域网的AI赋能产业趋势,业界领先的运营商联合华为展开了一系列技术架构创新和AItoX实践成果,为产业落地树立了标杆。
华为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AI WAN通过AI与WAN网络的深度融合,实现算网、体验和安全的重新定义,帮助运营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把握智能化时代新机会。”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王雷表示:“全球运营商加速AI与网络融合迈向AI WAN,华为AI WAN解决方案以AI全面赋能IP网络,通过感知体验升级、运维体验升级和安全体验升级,助力运营商实现承载网价值跃迁和变现。”
自MWC25巴塞罗那期间华为发布AI WAN解决方案以来,各大运营商取得显著实践成果。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华为联合进行了智能IP广域网(AI WAN)阶段性成果发布,河南移动、上海电信、内蒙古联通和联通数字科技等运营商代表们现场分享智能IP广域网的创新实践成果。这些实践成果的发布意味着智能IP广域网(AI WAN)通过IP网络与AI深度融合,为政企、行业、公众用户提供智能化高品质的网络服务。例如,上海电信立足“智云上海”新型基础架构,采用AI WAN 智算广域网解决方案部署城域智算POD,推动算力资源在运营商和企业侧高效流转,为千行万业提供像水电一样的算力公共服务。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与研究报告的发布,不仅为网络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与清晰的技术路径,更为推动IP广域网演进和繁荣产业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 MWC 上海于6月18日至6月2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华为展区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N1馆。2025年5G-A商用加速发展,华为与全球运营商、行业精英、意见领袖等一同深入探讨通过AI技术创新,重塑业务、基础设施及运营运维,实现商业新增长,加速迈向智能世界。欲了解更多详情,请阅: https://carrier.huawei.com/cn/events/mwcs202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