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ldi 成为最新一个在产品中集成虚拟专用网络 (VPN) 选项的浏览器,与 Proton VPN 合作以提升用户隐私保护。
根据 Vivaldi 的说法,激活 VPN 将提供"真正的私密在线体验,没有监控,将 Proton VPN 经过实战检验的安全特性和严格的无日志政策与 Vivaldi 内置的跟踪器/广告拦截器和私密浏览器相结合。"
目前该功能仅适用于桌面浏览器。
不过,要访问这些隐私功能,需要一个 Vivaldi 或 Proton 账户,而且用户只能使用 Proton VPN 服务的免费版本。据 Proton 介绍,这意味着"中等" VPN 速度,以及可以连接到五个随机选择国家的服务器。购买 VPN Plus 选项可以获得更高的速度,并可以访问遍布 110 多个国家的 11,000 多台服务器。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不想在浏览器外部折腾 VPN 客户端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便捷的选择。
关于登录需求,Vivaldi 发言人告诉 The Register:"用户需要使用 Vivaldi 账户 (或 Proton 账户) 登录才能访问此功能。这对于 Vivaldi Sync 等服务也是如此。我们要求账户访问这些服务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对我们向用户免费提供的服务进行欺诈性使用。"
Vivaldi 并不是第一家提供浏览器内置 VPN 访问的公司。例如,Microsoft 为其 Edge 浏览器提供 Edge Secure Network VPN,但它每月只提供 5GB 的免费 VPN 数据保护,并且不允许客户选择特定的区域或位置来路由其流量。它也不会通过该服务路由 Netflix 等流媒体网站,"以节省您的 VPN 数据限制"。
多么体贴啊。
Vivaldi 发言人承认:"带有内置 VPN 的浏览器通常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网页浏览免受窥探。"
即便如此,该发言人补充说,许多浏览器"无法提供像 Proton VPN 这样最佳 VPN 的安全性、性能或解锁能力。它们通常只是简单的代理,给用户一个新的 IP 地址,但不会加密用户的流量。"
Microsoft 也是美国科技巨头之一,而 Vivaldi 与总部位于瑞士的 Proton VPN 的合作,明确表明了其针对寻求其他选择的用户的意图。
Proton VPN 总经理 David Peterson 表示:"全球消费者已经厌倦了大科技公司的数据收集,问题是他们直到最近才有了替代选择。"
"欧洲完全有能力提供这种替代方案,这正是像 Proton 和 Vivaldi 这样的公司正在构建的。"他声称:"Proton VPN 和 Vivaldi 共同设定了一个新标准,挑战科技巨头的主导地位,提供一个可行的欧洲替代方案,帮助人们重新掌控他们的数字生活。"
Proton VPN 由加密电子邮件服务 Proton Mail 的同一家公司运营。该公司在 2024 年因遵守法律要求提供 Proton Mail 账户的恢复电子邮件地址而陷入困境。
该 VPN 服务是开源的。流量使用 AES-256 或 ChaCha20 进行加密。
Vivaldi 的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 Tatsuki Tomita 声称:"虽然创新推动技术向前发展,但我们相信道德必须指引其方向。我们 (Proton 和 Vivaldi) 相信私密和安全的浏览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我们共同创造的解决方案将用户置于首位,坚持更高的道德标准,并赋予人们摆脱那些不认同这些价值观的科技巨头的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