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随着5G-A第一个标准版本3GPP Rel-18在上海正式冻结,标志着5G-A商业化元年的正式到来。
作为相较于5G,5G-A在网络速率、延时、连接密度上再次得到大幅提升,以传输速率为例,突破10Gbps的下行峰值传输速率是5G的10倍。
这样的5G-A,将会应用在哪些关键领域?
全高清视频是5G-A最直接的一个核心应用场景,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全高清体验已经成为一个新刚需,预计到2025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
实际上,随着5G网络建设的推进,我国已经完成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的5G网络覆盖,发力高清视频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增加其在大视频时代话语权的一条必经之路。
6月25日,在视频体验联盟(VEA) 联合移动视频产业链各方于2024 MWC上海期间举办的“畅享高清中国 AI时代移动视频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指出:
“AI入端元年碰撞5G-A商用元年,将带来‘联人、联物、联家、联车、联行业’五联升级,催生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拓展移动产业空间。与此同时,全高清已成为各类业务场景下用户体验的新标准,5G-A以更强的网络能力,满足视听产业逐步多样化的高质量体验需求。 ”
例如,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率先采用5G-A技术,打造了亚运会全高清观赛新体验,这其中的新体验体现在四个方面:高清体验、沉浸体验、互动体验、多维体验。
作为国内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在5G-A网络建设方面颇为积极,除了与华为联手打造亚运会全高清观赛体验外,据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产品中心产品管理室副总经理杨超在大会上透露,中国移动今年预计会在300个城市开通5G-A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也在积极推动5G-A终端面市,预计今年会有20款5G-A终端将会面市。
此外,据论坛上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华为已经有60+运营商与伙伴宣布5G-A商用元年,15+5G-A商用套餐发布,已经包括5G-A 3CC手机、5G-A CPE、RedCap模组等一大批商用终端即将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全高清视频不仅仅指消费侧的视频观影,在商用领域有着更大的潜力。
联通视频科技有限公司徐文伟在大会上就指出,“全高清视频已经从媒体阶段发展到了基础保障阶段,例如,在远程医疗场景,全高清视频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这种场景对全高清质量的需求远高于娱乐场景的全高清视频需求。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将全高清与AI的结合从内容体验转变为一种基础技术能力,并将这种基础技术能力更多地应用到医疗、教育、矿山、自动驾驶等场景中。”
本次论坛上,视频体验联盟还联合各方共同发布了《AI时代移动视频高质量发展联合倡议》,倡议号召全行业齐心协力,推动AI与5G-A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移动视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