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按照最新Statista 数据显示,Wi-Fi 网络连接了全球 300 多亿台设备,网络犯罪分子利用这一平台扩大了其攻击范围。在北美地区,经福布斯最新研究显示,35% 的用户每天访问公共 Wi-Fi 网络三到四次,这导致其中 40% 的用户的信息遭到了泄露。在中国,仅今年五一假期期间,2.47亿人次的出游带来了49.6%的公共WIFI链接增长,其中交通枢纽及周边的热点地区公共WIFI接入量较平时增长60%。
公共WIFI为出行、移动办公群体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其背后巨大的用户数据隐私,也时刻吸引着黑客试图以种种不法手段从中获利。在2022年“3.15”晚会中曝光的某款免费WIFI搜索app,一天内收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高达近7万次。这无疑揭示了免费公共WIFI早已成为了违法获取用户信息的温床。
随着暑期出行旺季的临近,专业网络安全提供商 Check Point®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HKP)提醒用户使用安全无线网络,应时刻保持“预防为先”的安全意识,从而防止针对性的网络攻击以及敏感信息泄露。
网络犯罪分子利用无线网络平台作为其开展恶意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不断变换攻击花样且技术愈加复杂。Check Point Software 提供了一些安全上网的最佳建议:
Check Point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王跃霖表示:“无线网络是当今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们保持互联的关键所在。受在家中或办公室等可信位置上网习惯的影响,我们往往会在连接和使用公共 Wi-Fi 网络时放松警惕。在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用户有更多向亲属报平安,或与友人分享行程精彩瞬间的需求,手机支付场景的增多也迫使部分用户需要快速连接到公共WIFI。因此,Check Point提醒用户应具备‘预防为先’的安全理念,必须采取网络安全措施并保持警觉,以及时拦截任何类型的风险,从而更安全地享受假日带来的轻松与愉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研究揭示智能手机AI助手隐私保护能力严重不足。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隐私意识评估基准SAPA-Bench,包含7138个真实场景。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最佳模型的隐私风险感知能力也仅达67%,多数开源模型仅30%左右。研究发现闭源模型表现优于开源模型,明确提示可显著提升隐私感知能力。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名为Fastball的三分钟检测技术,通过脑电图头戴设备分析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能够在认知衰退早期发现记忆问题。研究涉及107名参与者,发现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缺陷,比现有诊断工具提前10-2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征象。该技术可在家中使用,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能。
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发现扩散语言模型存在"早期答案收敛"现象:高达99%的问题在推理中途就已得出正确答案,却仍继续无效推理。基于此发现,团队开发了Prophet方法,通过监控AI推理信心动态决定提前停止时机,实现3.4倍推理加速且几乎不损失准确性,为AI文本生成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