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跌宕起伏的疫情中,我们度过了内卷、躺平、emo的2021年。
然而世界不爆炸,IT不放假!
2021依然有着无数的IT工作者在继续钻研、拼搏、奉献,暂时的低谷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21年网络与安全技术的新发展,并展望一下在2022年,网络与安全领域又会产生哪些新的“金矿”。
在2021年,我们还在一期视频节目中和大家探讨,网络布线中铜缆的粗细对转发性能的影响。但是在2022年,很多企业可能就不会再有这方面的烦恼。伴随着光模块成本的逐年下降,使用光纤取代铜缆进行网络布线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企业的网络综合布线,将不必在纠结于使用几类网线、铜线的粗细与质量。并且今后的网络带宽升级也会变得更加简单,不需要再伤筋动骨的对全部网线进行更换,只需要更换相关板卡和光纤模块就可以了。
然而网络发展“光进铜退”的脚步并不会就此而止。2022年“硅光”这种芯片层面的“光进铜退”将会得到普及。届时,交换、路由上负责传输数据的线路板,将被光引擎给替代。甚至可以由光引擎直接出光,通过接口板直接向对外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一来,既可以降低光电转换功耗,又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核心数据转发性能。不但可以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双碳”战略,又同时可以满足5G时代高带宽、低时延、低功耗的数据中心大流量需求。
2021年在数据安全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的相继实施,成为2021年度的重大热门事件。伴随着这些法律和管理规定的实施,数据安全对于企业而言,也从一个可有可无附加项,升级为无法忽视的必选项。但是如何进行数据安全防护就又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然而随着5G、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企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企业数据开始爆炸性增长,获取数据的途径也开始显著增加。企业的数据安全问题,也不是新增一两台安全设备,或颁布一两款安全规定就可以解决。数据安全的有效防护,涉及到端点安全、网络安全、应用行为管理等一系列安全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又需要通过相互配合,统一协调管理才可以发挥出最大安全防护效果。
由此可知,在2022年企业的数据安全,不应当只着眼于防护,更要重视对数据的管理,只有将安全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才可以满足未来企业对数据安全保护的实际需求。
为此,在2022年,至顶网评测实验室也会组织开展一次有关企业数据安全防护的产品评测活动,将从端点安全、网络安全、应用行为管理和数据加密四个方面,对目前安全企业所提供的安全产品进行一次综合对比分析,从而可以让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自身的数据安全进行防护。
“光进铜退”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网络带宽,同样也会带来更多的网络管理需求;更严格的安全防护手段也需要使用者具备更加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力。传统的网络和安全运维手段必将无法对此进行应对。这将会促进智能管理、智慧运维技术的飞速发展。
由此可以判断,在2022年,无论在网络管理还是网络安全方面,更加智能化的网络及安全解决方案将会在各大厂商中迅速普及。各种网络及安全技术,将会在智能化技术的整合下,为企业带来更加简便、易用且高效的管理手段。元宇宙的时候什么时候可以到来,我们还无法预计,但智能化在网络及安全领域的硕果,在2022年我们将会很快可以看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tlassian、Intuit和AWS三大企业巨头正在为智能代理时代做准备,重新思考软件构建方式。当前企业API为人类使用而设计,未来API将成为多模型原生接口。Intuit在QuickBooks中应用自动发票生成,使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款;AWS通过AI辅助迁移服务显著提升效率;Atlassian推出内部员工入职代理和客户代理,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专家强调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架构和信任机制。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MIT研究发现,使用生成式AI完成任务时,大脑运作方式与单纯依靠自身思考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用户记忆力更差,神经连接活动减少,对所写内容的回忆能力明显下降。虽然AI工具能提高效率,但可能导致用户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控感。研究强调需要更多科学数据来了解AI使用对人类认知的长期影响。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