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全时代,要实现网络安全能力的‘内外兼修’。”在中国联通2021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通信运营商最先面临网络安全防护挑战,同时也锤炼了运营商的安全防护能力。

通信运营商要实现网络安全能力的“内外兼修”
5G业务融入千行百业,也加剧了通信运营商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仅2021年下半年就发生多起严重的安全事件。7月,厄瓜多尔最大的网络运营商国家电信遭遇勒索攻击,业务运营、客户支持全部陷入瘫痪;9月,新西兰第三大运营商遭DDoS攻击,全国大范围断网达30分钟,多个大城市被影响;7-10月,受伊朗国家资助的黑客组织Lyceum针对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开展了一系列APT攻击,对社会稳定、经济运行、百姓生活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猖獗的网络攻击锤炼了通信运营商的安全防御能力。齐向东表示,由于网络暴露节点多,且需要传送海量数据,通信运营商不仅需要提升内部安全能力以确保各业务系统的安全,还需要输出外部安全能力以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用网安全,做到“内外兼修”。
一中心两体系 奇安信助力联通打造运营商网络安全标杆
凭借多年深耕网络安全领域的扎实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创新,奇安信通过“一中心两体系”,助力中国联通成为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安全标杆。
安全防护体系方面,奇安信为中国联通打造了从“云端”到“终端”的协同作战体系,并围绕安全无死角、精准防护、快速打补丁升级,实现“全、准、快”的防护重点。其中,联通集团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已覆盖终端超过30万台,实名率100%,基本覆盖全国全网各类办公终端,并通过终端系统建设和管理运营、服务交付等方面,预计节约省分和专业公司安全投资70%以上。
零信任体系,是以身份为基石,对信任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对身份的动态管理和组合认证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主体身份可信”;基于属性、角色授权,并结合第三方身份管理和风险管理系统,持续进行信任评估,做到“行为造作合规”。一旦发现用户的异常行为,即可冻结该用户权限,从而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态势感知与管控中心,通过及时看见威胁、揪出威胁、阻断威胁,实现大脑、四肢和武功的“三合一”。通过总部综合安全态势感知中心,实现了对总部各数据中心海量安全日志的集中分析处置,对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准确研判、及时处置、有效溯源。目前,各数据中心主要安全日志对接覆盖率已超90%。
齐向东介绍,未来,奇安信作为首席大安全合作伙伴,将与中国联通在共建产业联盟和联合实验室,针对重点场景打造安全融合产品,引领创新示范;依托安全能力服务平台,不断精进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等方面,持续推进深入合作,积极拥抱大安全时代,携手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开辟网络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