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主题为“创新点亮数字化未来”的第三十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 EXPO 2021)在北京如期开幕。展会汇聚业内的科技创新技术专家和优秀企业,共同探讨数字化创新的新趋势、新场景、新成果。
作为运营商领域的优秀合作伙伴及ICT行业的领导品牌,锐捷网络应邀赴会,展出了400G/100G极简数据中心、Wi-Fi 6 Plus黑科技、5G云小站、三擎云桌面等前沿创新产品和方案。锐捷网络运营商系统部5G解决方案总监竺向宇应邀在“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做《深入场景,提供灵活创新的5G解决方案》主题报告,展现了锐捷网络优异的垂直行业创新能力和5G网络技术水平。
锐捷亮相PT EXPO 2021
新云网:新架构开启新时代
云计算是当前运营商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锐捷网络不断推进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演进。锐捷网络数据中心RG-N18000-X系列核心交换机已经大量部署在运营商数据中心,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公有云、私有云和网络云/电信云。锐捷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上已支持100G/200G/400G线卡,为数据中心建设开启了100G/400G高速体验。
本次展会上,锐捷网络全面展示了能够近一步提升网络架构灵活性和经济性的400G/100G、100G/25G、100G/10G小核心架构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锐捷将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提升到400G小核心时代,不仅推动数据中心网络在更高速、更灵活、更智能方面不断迭代,更为运营商和云商不断提供更为经济的组网方案。
新云网展区
5G云小站:经济灵活全覆盖
锐捷网络从2018年投入资源开展5G研发,并业界首推x86平台开放架构的5G小站,并率先通过三大运营商研究院互通性测试。目前,锐捷网络已配合移动、电信、联通在智慧工厂、商贸体、营业厅等不同场景的5G应用试点,并配合移动完成了对接5G现网的场外试点。
锐捷网络5G云小站已迭代至框式BBU,最大支持128个RRU。锐捷网络RRU支持移动160MHz的多频多模、 电信/联通200MHz的 4G/5G多模,支持新建5G带4G等不同场景覆盖需求。同时,还能够灵活支持多种5G toC与 toB网络融合共建的部署模式。借助锐捷云小站整体方案,运营商可根据场景需要,更加灵活、经济的分期分阶段建设5G室内覆盖网络。
5G云小站展区
新无线:黑科技确保新体验
Wi-Fi 6为企业用户提供万兆级无线吞吐和千兆级无线接入能力。但实际应用中,Wi-Fi 6网络仍然存在三大痛点影响性能体验:首先,与高速终端并存的低速终端会拉低整个无线网络的性能;其次,钓鱼AP对无线网络安全产生威胁;第三,云端服务器难以应对大规模Wi-Fi增值应用,边缘AP计算能力和性能不足以处理无线大数据分析计算。
为了让用户真正享受到新一代无线技术Wi-Fi 6的升级体验,锐捷网络面向企业级客户推出Wi-Fi 6 plus ,确保Wi-Fi6终端的高速率体验,针对流氓钓鱼AP确保网络安全。同时与锐捷云端的WIS无线智能优化系统联动,真正实现无线大数据边云协同。
另外,锐捷网络支持WiFi、5G、IoT网络融合的WIS智能无线网优系统、跟进5G超低时延行业应用标准的C-V2X车联网方案和智能组网方案也在本次展会亮相
新无线展区
信息通信业肩负着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当前5G、AI、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业态蓬勃发展,锐捷网络持续深耕运营商行业,不断针对运营商行业应用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未来,锐捷网络将携手更多产业伙伴,持续与运营商客户深度合作,继续做深做透,不断创新,助力实现数字创新的美好成果的真正共享,推动数字化美好未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研究科学家Alexander Wei宣布,公司一个未发布的实验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解决了六道题目中的五道,获得42分中的35分,达到金牌水平。该模型展现出类似人类数学家的推理能力,能够构建复杂严密的论证。这标志着AI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重要突破,不过该技术预计数月内不会公开发布。
哈佛和MIT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归纳偏差探测"方法,发现AI基础模型虽然在预测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世界的基本规律。研究以天体物理学为例,揭示了AI模型更像是依赖启发式策略的"经验主义者",而非掌握深层原理的"理论家",为AI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本文探讨了判断AI是否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水平所需的问题数量。目前缺乏确定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是否达到顶级AI水平。基于图灵测试的分析,作者提出仅通过少量问题难以全面评估智能水平。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标引(LCSH)的40万个主题领域,如果每个领域提出1万个问题,将需要40亿个问题来全面测试AGI。这种大规模测试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
西蒙弗雷泽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LiFT压缩光场令牌技术,用创新的数据压缩方法解决虚拟现实中的存储和传输难题。该技术能够用原来十分之一的数据量实现相同的视觉质量,同时支持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渲染效果。在实际测试中,CLiFT在保持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同时,相比现有方法实现了5-7倍的数据压缩率,为虚拟现实技术在移动设备和网络受限环境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