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特效、会展数字人等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兴未艾,伴随高质量内容增长、高效率制作工期等诉求,上云已成为未来内容生产制作领域的趋势和方向。9月24日,在华为全联接2021“数字内容云上生产,共创影视产业新高地”专题演讲上,华为云媒体服务的技术专家深入解读了全新发布的数字内容生产线解决方案,并分享优秀实践案例,推进影视产业创新发展。
数字内容生产三大挑战:强算力、提升生产效率、协同作业
数字内容,特别是3D视频内容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升级,例如一个8k分辨率的3D模型,1帧的渲染就需要几百个小时,这些都对算力存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当前中国影视制作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内容开发效率低,项目动辄上千人,涉及十几家公司,手工重复劳动占到特效制作成本的70%,多个公司异地协同协作以及数字内容的安全管理,都存在问题。
华为云数字内容生产线,铸造行业生态
针对数字内容生产存在的系列问题,华为云推出数字内容生产线,用云渲染解决算力的问题,用云桌面解决协同的问题,用媒体AI提升生产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从总体构成来看,数字内容生产线覆盖了拍摄、数字影像管理、素材上传和加速、云上全流程制作、云发行等环节,打通数字内容生产全流程,方便中小企业快速流程化进行数字内容的生产和制作。
云制片和云制作提供安全的分包和任务管理系统:数字内容制作涉及多个环节、多个供应商的协同,华为云数字内容生产线的云制片和云制作系统,实现任务统一跟踪和管理,无论是实拍中的合片和剪辑,还是虚拍中的模型、动捕驱动、渲染,以及任务分包后的主流程和分包流程,都能进行数据同步、无缝对接、并实时查看进展,同时通过数字内容资产版权保护和安全管理,保障数字内容资产安全。
云渲染解决算力问题:华为云有两项核心的技术,第一是把大容量的高需求渲染任务进行水平拆解,然后用不同的机器在云上进行无限的横向叠加,来提供海量的算力;同时还在实时渲染这个方向进行投入和探索,并在数字人制作方面进行实践,将实时渲染和AI算法的相结合,把超高清的数字人像的实时渲染,做到实时驱动。
云桌面解决协同作业问题:为了做到影视级的云桌面,华为云开发了HDP桌面传输协议,保证高质量的同时抵抗网络中传输的丢包和各种问题。华为云桌面支持云上的4K显示、60帧的视频传输,涉足视频制作企业需求,解决多供应商、多任务、多地域的协同问题。
AI提升生产力:数字内容的创作、概念、设计、动捕、制作、驱动、渲染,每一个环节都对用AI来减少重复劳动提出了诉求。华为云提供大量的媒体AI能力来加速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一个数字人的综艺制作为例,华为云提供了一系列的AI能力来做高拟态的仿真,减少对动捕设备的依赖;提供高仿真的语音来做到语音对数字人的驱动;将 AI技术引入到渲染环节,把神经渲染引入到实时渲染的领域,可以让渲染的精度和实时性实现“鱼和熊掌兼得”。
华为云数字内容生产线,使能《乘风破浪的姐姐2》
芒果TV在推出《乘风破浪的姐姐2》时,要求采编完成之后,能够在24小时内快速上线,并要求将成本从千万级降低到百万级。华为云从视频素材的 DIT存储端开始,提供4K级别的素材存储,以及高性能的文件访问,并且让上百台制作终端通过云桌面进行互动和协作,在云上完成4K转码、4K合成、调色等的后期制作,基于弹性伸缩的算力,使得类似《乘风破浪的姐姐2》这样的4K版本综艺在24小时内快速上线,体现了云的优势和价值。
华为云呼唤行业伙伴,共创影视产业新高地
华为云视频云总监表示,华为云做数字内容生产线,绝不是独行,而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共筑数字内容云上生产的行业生态,一起制定国产内容制作的标准,打造关键技术能力,助力电影和影视制作行业,提升工业化的效率,实现行业持续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