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避免成为数字鸿沟的牺牲品。”9月27日,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2021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上强调,数据代表信息、质量、生产力和生命线,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守住数据流动的红线。
数字化转型一路高歌猛进,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数字技术在普及、应用、接受和掌握等方面存在延迟,普惠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全世界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数字鸿沟难题。
齐向东认为,目前,我国需要严防三条数字鸿沟。首先,企业要避免成为数字鸿沟的牺牲品。对于企业来说,数据代表信息,信息不准,可能会导致市场竞争失败;数据代表质量,数字化手段让每一件产品都有原始数据,让合格率接近100%;数据代表生产力,完全自动化解放了劳动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数据还代表生命线,今年7月,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25款App,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全部下架。
他还提出,政府要避免数字鸿沟再次拉大城乡差距,着重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和谐社会要消除年龄间的数字鸿沟,提供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数字化产品和数字服务。
“弥合数字鸿沟可以从扩大数字技术接入面、增强数字资源利用能力,以及建立缩小数字鸿沟的志愿者队伍三方面入手。”齐向东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奇安信集团也在为缩小数字鸿沟做努力。一方面,加入“数字化转型伙伴计划”,推出“安全数据港”、“安全虎符卫士”和“安全移动办公”三大项目,弥合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间的数字鸿沟。另一方面,深入贫困乡镇,输送数字设备和资源,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在齐向东看来,消弭数字鸿沟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打造公平公正的数字生态,健全数据要素的市场规则,平衡数据安全能力建设,维护数字正义,让“数字鸿沟”真正转变成“数字红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