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VR”,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自上世纪50年代首款VR设备出现,这个能为人们打开新视界的黑科技已有70个年头之久。而随着5G的出现,VR的发展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虚拟增强现实(VR/AR)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到2024年将达到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
市场热捧,加上5G、云计算技术的应用,VR也迎来更多新可能。那么,VR、云、5G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先睹为快!9月9日,由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正式启动。在5G大宽带、低延时等优势赋能下,一定能激发出5G、云、VR在工业生产、商贸会展、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娱休闲等更多方面的应用潜力!
今后,VR在5G大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将呈现出何种景象?还有待VR开发者们一同描摹。借此,诚邀业内优秀VR开发者共同参与,一起探索“5G+VR”的无限可能!
了解大赛更多信息请戳长图。“超越视界,智现未来”,等你来加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东京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提出了UMoE架构,通过重新设计注意力机制,实现了注意力层和前馈网络层的专家参数共享。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的MoE方法,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开销,为大语言模型的高效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当前企业面临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层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专家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优先选择高影响用例,投资数据治理,提升员工技能。对于影子IT现象,应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问题,建立治理流程将有效工具正式化。成功的AI采用需要明确目标、跨部门协作、变革管理和持续学习社区建设。
小米团队开发的MiMo-7B模型证明了AI领域"小而精"路线的可行性。这个仅有70亿参数的模型通过创新的预训练数据处理、三阶段训练策略和强化学习优化,在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上超越了320亿参数的大模型,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击败OpenAI o1-mini。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高效的训练基础设施,将训练速度提升2.29倍。该成果已完全开源,为AI民主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