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VR”,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自上世纪50年代首款VR设备出现,这个能为人们打开新视界的黑科技已有70个年头之久。而随着5G的出现,VR的发展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虚拟增强现实(VR/AR)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到2024年将达到4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
市场热捧,加上5G、云计算技术的应用,VR也迎来更多新可能。那么,VR、云、5G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先睹为快!9月9日,由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正式启动。在5G大宽带、低延时等优势赋能下,一定能激发出5G、云、VR在工业生产、商贸会展、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娱休闲等更多方面的应用潜力!
今后,VR在5G大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将呈现出何种景象?还有待VR开发者们一同描摹。借此,诚邀业内优秀VR开发者共同参与,一起探索“5G+VR”的无限可能!
了解大赛更多信息请戳长图。“超越视界,智现未来”,等你来加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