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数字化”已经开始进入各行各业,并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伴随着数字化应用的日益提升,如何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角度,切实保障企业及用户的数据安全就成为当前备受重视的一件事情。为此,2021年3月26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协办的2021年信创产业技术与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天融信科技集团副总裁寇增杰发表了《坚持技术应用创新 助力信创产业发展》的精彩演讲,在会后的专访过程中,寇总向至顶网记者讲解了天融信砥砺奋进,坚持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历程。
首先,寇总简单讲解了天融信这二十五年来,坚持独立自主的网络安全发展历程:
天融信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网络建设和互联网建设的步伐,在这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最初的十年,是努力开拓的十年,1995年天融信公司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网络安全厂商,公司成立第二年,率先打造了中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防火墙,2003年开启了安全ASIC芯片研究,到2004年发布可信网络架构1.0,天融信成为了网络安全产品的引领者。
2、在2005年到2014年第二个十年,天融信继续突破创新,2005年首批获选CNCERT应急服务国家级支撑单位、2007年发布业界领先的国内首款万兆应用防火墙、2010年开启国产CPU芯片研究、2013年发布龙芯自主可控网关等,全部都是天融信技术和研发能力大踏步向前发展的佐证,这十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随着深厚的积累,天融信成为领先的网络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3、从2015年到2025年,是天融信的第三个十年。2015年发布龙芯和兆芯网关产品;2016年提出先进的下一代可信网络安全架构并开启飞腾产品的研发,2017年与麒麟签署战略协议并启动申威国产产品的研发,2018年推出飞腾系列产品,2019年与飞腾、兆芯等多家上下游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天融信昆仑系列产品隆重推出。这十年,将是天融信继续拼搏向上的十年,将坚持技术应用创新,助力信创产业发展。
然而国产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接下来的访谈中,寇总向我们讲解了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网络安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当前伴随着新基建的推动,互联网安全越发重要,天融信认为原有的网络安全保障架构已经不能有效地抵御最新的安全威胁,仅靠单点防护或简单地堆砌一些安全产品并不能真正解决安全问题,只有进行体系化的安全建设,杜绝安全盲区,才有可能确保信息系统的长治久安。因此,天融信于2020年正式推出了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天融信昆仑系列产品,产品涵盖安全防护、安全接入、安全检测、安全审计、数据安全、云安全、工控安全、云计算、安全管理、终端安全等多个细分安全领域,产品品类齐全,型号数量丰富,且产品均已经完成了和主流国产软硬件的适配。在国产化芯片的研发上面,天融信也是少数具有自主研发芯片能力的厂商,研发了基于ASIC防火墙加速卡 、基于FPGA 网闸隔离卡、基于FPGA的加速卡等,在国产产品上得到了应用。
然而,国产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天融信首先就遇到了国产芯片处理性能方面的问题。那时,国产处理器芯片与国外产品相比,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能差距,由此生产出的安全产品,性能低成本高,很难获得用户认同,是纯粹的“赔本买卖”。可天融信并未因此而放弃对国产芯片产品的不懈研发,正是这份国产芯片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与坚守,天融信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具备完整的硬件设计、验证和测试环境,并具有安全芯片研发能力的网络安全公司。
现如今,天融信的国产边界安全产品采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通过高性能、高可靠的全并行处理架构,可实现网络层加速和应用层优化。
安全是一个生态体系的建设工程,对于信创产业而言,尤其是这样一种情况。因此,天融信在开展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也积极开展了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产品涵盖范围广,同时研发了自主创新的超融合产品。目前产品已经实现了和主流上下游厂商的全面适配,获得的兼容性认证证书数量已超过500个。
现如今,天融信为了助力信创产业发展,在与国内产业链上下游成员,包括CPU厂商、操作系统厂商、中间件厂商等积极开展了对接,推动网络安全产品与基础软硬件、应用等的适配,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未来,天融信将持续加强在国产化网络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与生态建设,坚持技术应用创新,助力信创产业发展。
最后,让我们用寇总在信创产业技术与应用大会上的最后一句来做结尾,那就是“相融共创,赋能未来”。相信天融信也会在未来网络安全国产化的道路上,与众多企业一道,相融共创,共同为信创产业的未来赋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临近年底,苹果公布了2024年App Store热门应用和游戏榜单,Temu再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多的免费应用。
云基础设施市场现在已经非常庞大,很难再有大的变化。但是,因为人们可以轻松地关闭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就像开启它们那样,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开支可能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