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020中国IPv6发展论坛&第三期“IPv6+”产业沙龙在北京的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以“协同贯通、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企业、标准组织、高校、大企业等行业组织的20多位专家,共同分享中国当前IPv6的研究新进展和商用部署成果,研讨基于“IPv6+”的创新技术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IPv6在中国各行各业的规模化部署。
IPv6可以提供海量的IP地址,是万物互联必须的基础技术,也是我国新基建所需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我国政府于2017年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用网络,满足我国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网络安全能力强化的迫切需要,基于IPv6打造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同时,随着5G、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泛在网络时代已然来临。海量的智能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无所不能的算力,将会是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基础,这也导致网络的规模和复杂度剧增,对网络智能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未来泛在智能互联的需求,业界在IPv6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IPv6+”,“IPv6+”以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新型组播和应用感知网络等技术为代表,结合智能化的“网络自动驾驶”创新技术,可以满足万物互联、千行百业上云带来的多云一网、智能联接、智能运营、智能运维等需求,实现真正的网随云动、万物智联。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在“中国IPv6发展情况”主题发言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IPv6的创新能力开发,激发网络业务创新,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走的是比较靠前的,在国际有关标准化组织中,国内企业及研究机构在积极推动一些IPv6+新能力的标准化,希望通过这些标准化的工作,使得整个IPv6网络不仅仅能解决IP地址问题,而且能匹配新时代新业务的刚需,为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带来价值。”
中国电信云网发展部总经理 冯杰
“SRv6作为IPv6+的关键技术,是一个新的网络承载协议,也是构建网络自动化的基石。尤其是在5G时代,我们非常看重SRv6的三层可编程能力,它会为今后的业务发展和应用推动带来非常丰富的场景。”中国电信云网发展部总经理冯杰分享到,“今年,中国电信在承载5G SA的STN网络上部署了跨厂家的SRv6/EVPN,我们已经实现了SRv6的全国基本覆盖。”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 胡克文
其后,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胡克文在“打造IPv6+时代的智能IP网络”的主题宣讲中提到:“5G和云时代驱动网络朝着IPv6+发展,未来网络需要具备智能超宽、智能联接、智能运维能力。华为持续进行IPv6+创新,主导SRv6及网络切片标准的制定,提供全场景‘IPv6+’Ready的系列产品,加速全球运营商及行业的规模部署,引领智能IPv6+时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副主任 赵锋
来自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的副主任赵锋在“IPv6+技术创新工作组发展工作汇报”中指出:“依托我国IPv6规模部署进展的成果,加强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体系创新,整合IPv6相关技术产业链(产、学、研、用等)的力量,从网络路由协议、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及安全等方向积极开展IPv6+网络新技术(包括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和BIERv6等)、新应用的试验验证与应用示范,不断完善IPv6技术标准体系,显著提升我国在IPv6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IPv6+的使命包括三个方面:基于IP可达性的高效跨域联接与业务部署;基于IPv6扩展头等机制支持更多种类的封装,满足新业务的需求;基于IPv6实现IP网络与应用的融合,提升网络价值。”来自IETF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的成员李振斌表示,“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IPv6+创新和标准化稳步有序展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SRv6的所有基础特性的草案都已经被IETF工作组接纳,SRH的RFC也已经正式发布,同时SRv6实现了规模化部署,满足5G和云时代新需求。”
除了运营商网络,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来自中国建设银行网络处高级专家鱼亚锋表示:“中国建设银行基于趋势、政策、业务的综合考虑,选择将骨干网从MPLS一步到位升级到SRv6,打造更加智能、灵活的智能骨干网,打破数据孤岛,使数据更加智能、灵活的在企业内流动,提升企业的组织效率和业务体验,使能智慧金融科技。”
图片来源: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
通过本次峰会,标准组织、运营商、设备商、大企业各方对IPv6及IPv6+产业的愿景使命、演进路径、标准化进展、商用部署等达成了更广泛的共识,为继续大规模深入推动我国IPv6的部署,持续共建IPv6+产业生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产业各方的持续积极推动,将进一步加快我国IPv6部署进程,IPv6+在各行各业的商业实践也将遍地开花。在未来,IPv6+将作为全场景智能联接社会的基石,助力我国实现万物智联,构建我国的数字化未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