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7月16日 综合消息:昨日,华为正式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通过打造智能、极简、超宽、无处不在的下一代全光网络,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带来极致的业务体验。基于该战略,未来5年华为将携手上下游产业链重新定义光产业,使能运营商的价值增长,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全球光产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上下游产业都在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中国ICT企业已经基于光联接的产业创新和商业创新开展了大量实践:中国运营商已经在推动全光网从1.0时代(全光纤网)向2.0时代(全光自动调度)演进,且中国宽带发展联盟也提出了固定网络发展的5个代际,当前已迈入以10G PON和Wi-Fi 6技术为代表的第五代千兆超宽时代;三大运营商围绕5G和千兆光纤宽带也相继发布双千兆的战略规划,并全面推动个人业务、家庭业务、政企业务的提速提质;教育、工业等行业市场也开始大量采用全光网技术建设智慧园区,以更好地满足其数字化转型需求……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指出:“全球光产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基于未来的业务需求来思考产业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未来5年,光联接将从每个家庭延伸至每个房间,从每个办公室延伸至每个桌面,乃至每个机器,同时还将覆盖每个数据中心,进而支撑固定联接数的百倍以上的增长,全球光产业空间也将整体扩大一倍。”基于此,华为提出了智简全光网战略,面向全光传送、全光接入、全光数据中心、全光园区四大场景,聚集光传送、光接入、光终端三大系列产品进行持续性创新,以引领全球光产业的发展。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
华为OptiXstar光终端系列:打造体验最好的家庭网络和园区网络
面向家庭场景,华为发布了支持最佳VR业务体验的家庭网关OptiXstar V862,引领千兆超宽时代的家庭网络创新:基于自研Wi-Fi 6芯片,支持每个房间1Gbit/s接入能力,Wi-Fi信号覆盖能力增强20%;支持超低时延,同时引入AI智能识别和加速能力,全面支持4K/VR/在线游戏零卡顿。
面向企业园区和智能安防场景,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工业级万兆接入ONU OptiXstar T813E,引领全光园区(POL)产业创新:业界领先的50ms故障恢复能力,支持业务7×24小时在线,保障网络0中断;最大支持上下行对称10G带宽,支持高清4K摄像头全场景回传。
与此同时,面向企业专线场景,华为还发布了业界首款支持五星级品质专线的OTN CPE OptiXstar C810和业界首个支持一跳入云的10G PON政企网关OptiXstar B850,在有效满足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差异化专线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开辟了光联接的新业务场景。
华为OptiXtrans系列OSN 9800 P32/P32C:全球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产品
光传送领域,华为发布了全球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光传送产品OptiXtrans系列 OSN 9800 P32/P32C,以支撑全球运营商迈向全光网2.0时代。该产品具备三大创新突破:
第一,业界最大容量,引入硅基液晶(LCoS)技术,使光交换能力达到Pbit/s级,支持业界最大的单框容量1.5Pbit/s,业界最高32维的超高维调度能力,同时设备集成度是传统ROADM方案的9倍,可节省80%的机房空间。
第二,0光纤连接,基于业界独有的光背板技术将超过1千根光纤印刷在A4尺寸的背板上,业务开通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分钟,实现光纤调度全面自动化。
第三,数字化光层,采用自研光标签技术,支持波长级网络状态监控和50多个光参数的端到端可视,光网排障时间从小时级到分钟级,实现光层运维的全面自动化。
截至目前,华为OSN 9800 P32/P32C光传送产品已经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印度尼西亚XL Axiata等领先运营商实现商用部署。
华为发布OptiXtrans光传送、OptiXstar光终端两大系列五款重磅产品
靳玉志最后表示:“面向未来,华为将围绕光传送、光接入、光终端‘三束光’产品组合打造全球最领先的全光系列产品,携手上下游共同构建全光网的产业和商业正循环,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AI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善于识别用户偏好和习惯,像贴心服务员一样定制回应以取悦、说服或保持用户注意力。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个性化调整正在悄然改变现实:每个人接收到的现实版本变得越来越独特化。这种认知漂移使人们逐渐偏离共同的知识基础,走向各自的现实世界。AI个性化不仅服务于我们的需求,更开始重塑这些需求,威胁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当真相本身开始适应观察者时,它变得脆弱且易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