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7月16日 综合消息:昨日,华为正式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通过打造智能、极简、超宽、无处不在的下一代全光网络,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带来极致的业务体验。基于该战略,未来5年华为将携手上下游产业链重新定义光产业,使能运营商的价值增长,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全球光产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上下游产业都在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中国ICT企业已经基于光联接的产业创新和商业创新开展了大量实践:中国运营商已经在推动全光网从1.0时代(全光纤网)向2.0时代(全光自动调度)演进,且中国宽带发展联盟也提出了固定网络发展的5个代际,当前已迈入以10G PON和Wi-Fi 6技术为代表的第五代千兆超宽时代;三大运营商围绕5G和千兆光纤宽带也相继发布双千兆的战略规划,并全面推动个人业务、家庭业务、政企业务的提速提质;教育、工业等行业市场也开始大量采用全光网技术建设智慧园区,以更好地满足其数字化转型需求……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指出:“全球光产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基于未来的业务需求来思考产业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未来5年,光联接将从每个家庭延伸至每个房间,从每个办公室延伸至每个桌面,乃至每个机器,同时还将覆盖每个数据中心,进而支撑固定联接数的百倍以上的增长,全球光产业空间也将整体扩大一倍。”基于此,华为提出了智简全光网战略,面向全光传送、全光接入、全光数据中心、全光园区四大场景,聚集光传送、光接入、光终端三大系列产品进行持续性创新,以引领全球光产业的发展。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
华为OptiXstar光终端系列:打造体验最好的家庭网络和园区网络
面向家庭场景,华为发布了支持最佳VR业务体验的家庭网关OptiXstar V862,引领千兆超宽时代的家庭网络创新:基于自研Wi-Fi 6芯片,支持每个房间1Gbit/s接入能力,Wi-Fi信号覆盖能力增强20%;支持超低时延,同时引入AI智能识别和加速能力,全面支持4K/VR/在线游戏零卡顿。
面向企业园区和智能安防场景,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工业级万兆接入ONU OptiXstar T813E,引领全光园区(POL)产业创新:业界领先的50ms故障恢复能力,支持业务7×24小时在线,保障网络0中断;最大支持上下行对称10G带宽,支持高清4K摄像头全场景回传。
与此同时,面向企业专线场景,华为还发布了业界首款支持五星级品质专线的OTN CPE OptiXstar C810和业界首个支持一跳入云的10G PON政企网关OptiXstar B850,在有效满足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差异化专线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开辟了光联接的新业务场景。
华为OptiXtrans系列OSN 9800 P32/P32C:全球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产品
光传送领域,华为发布了全球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光传送产品OptiXtrans系列 OSN 9800 P32/P32C,以支撑全球运营商迈向全光网2.0时代。该产品具备三大创新突破:
第一,业界最大容量,引入硅基液晶(LCoS)技术,使光交换能力达到Pbit/s级,支持业界最大的单框容量1.5Pbit/s,业界最高32维的超高维调度能力,同时设备集成度是传统ROADM方案的9倍,可节省80%的机房空间。
第二,0光纤连接,基于业界独有的光背板技术将超过1千根光纤印刷在A4尺寸的背板上,业务开通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分钟,实现光纤调度全面自动化。
第三,数字化光层,采用自研光标签技术,支持波长级网络状态监控和50多个光参数的端到端可视,光网排障时间从小时级到分钟级,实现光层运维的全面自动化。
截至目前,华为OSN 9800 P32/P32C光传送产品已经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印度尼西亚XL Axiata等领先运营商实现商用部署。
华为发布OptiXtrans光传送、OptiXstar光终端两大系列五款重磅产品
靳玉志最后表示:“面向未来,华为将围绕光传送、光接入、光终端‘三束光’产品组合打造全球最领先的全光系列产品,携手上下游共同构建全光网的产业和商业正循环,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多所高校开发的Mol-R1框架,首次实现了AI在分子发现中的透明推理。该系统通过PRID方法学习专家推理模式,配合MoIA迭代训练策略,不仅能准确生成分子结构,还能展示完整思考过程。相比现有模型,Mol-R1推理更简洁高效,为药物研发等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蚂蚁集团AWorld团队发表突破性研究,创建动态多智能体协作系统解决AI稳定性难题。研究灵感来源于船舶导航,通过执行智能体和守护智能体的协作机制,在GAIA测试中准确率达67.89%,稳定性提升17.3%,荣登开源项目排行榜第一名。该系统为构建可靠智能系统开辟新路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