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5G和AI成为最热门的科技话题,受到了与会代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5G+AI”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各行各业都开启了智能化的进程。作为传统行业的铁路运输行业,又将如何迎接智能化的浪潮?“智能铁路”是现代智能化技术在铁路领域的综合应用,成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必然选择。铁路行业虽然在高铁领域已经领先全球,但是在基层运输生产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如今,铁路行业却在基层站段应用型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率先将5G技术和AI应用到了铁路的核心生产领域。
机务段是铁路核心的运输生产单位之一,是负责铁路机车(俗称“火车头”)的运用、整备、检修等的重要行车部门。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载的6A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在回到机务段时需要转储到地面分析系统,以便分析机车及乘务员的工作状况。但是,由于车载数据特别是视频数据量越来越大,之前一直没有好的自动、快速转储手段,普遍由乘务员或者专人,通过U盘/移动硬盘进行人工转储,然后再通过地面庞大的人工分析团队“肉眼”分析。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数据易丢失、损坏、易感染病毒,肉眼易漏查漏报、工作量大等,严重影响了机务的生产作业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5G技术被首次成功引入到铁路行业,构建了“车-地”超宽带无线接入通道,解决了铁路机车车载数据转储难题。2018年8月,华为基于5G技术的AirFlash方案,在西安局集团西安机务段率先完成了装车测试,实现了30 GB数据在3分钟内自动完成转储。AirFlash方案工作在新兴的高频毫米波频段,达到Gbps的超高接入速率,同时运用了波束赋型相控阵天线,自动对准、自动连接、自动认证、自动上传,全程无人工介入,确保了海量视频数据上传的高效、完整、可靠和安全。
华为联合中车时代电气、中软国际、唐智科技、慧铁科技等生态伙伴,基于AI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机务车载数据的综合智能应用。机车车载视频、LKJ等数据,记录了机车行驶过程中重要的操控行为和指令,关系到列车的行车安全,事后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管理手段之一。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分别以“人”、“车”为主线的机务全流程的数据集中和共享,为探索机车关键部件故障预测、健康管理和机务修程修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对机车司机行为规范性进行自动、全面、智能审核,大大提升了机务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能力。
“5G+AI”技术在铁路行业的率先使用,实现了机车乘务员全面规范化管理,提升了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了机车故障的预测、预警和超前防范,探索从“计划修”向“状态修”、“预测修”转变,将大大降低铁路运维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在铁路行业“大力强化铁路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以“5G+AI”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将成为引领“智能铁路”发展的最强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