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手机扔哪了?”“我给你打个电话吧!”顺着手机铃声来找到藏在沙发下的手机,这样的场景想必大家都经历过。可要是小小的一串钥匙没了,翻箱倒柜地找,急得满头大汗却还是找不到这小物件,那可就费事了。
每当此时都希望给我的钥匙打一通电话,问问它到底在哪儿!这不,蓝牙5.1来了,通过厘米级的实时定位和室内定位方案来轻松解决物品寻向的痛点。在上周的蓝牙技术联盟(SIG)北京媒体见面会上,亚太区开发者关系经理任凯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蓝牙寻向功能强化位置服务及其应用场景。
蓝牙技术联盟(SIG)亚太区开发者关系经理任凯
“您的寻向功能已上线”
接近类解决方案和定位系统,是基于位置的蓝牙服务解决方案的主要形式。
如今,接近类解决方案是借助蓝牙来确定两个设备的相对位置,解读两台设备何时彼此靠近,以及相距距离的近似值。该类别同时包括物品追踪解决方案(如个人财物标签)及地标信息解决方案(如邻近感知Beacon)。
随着寻向功能的“上线”,接近类解决方案能添加设备方向相关的功能。例如,物品追踪解决方案将不仅可以告知用户已临近财物标签位置,还能让用户了解其所处的方向,显著提升用户体验。由当前的靠信号强度判断“您正在靠近”,进一步优化为靠信号强度和方向双重判断的“它在那边”。
另外,定位系统可采用蓝牙来明确设备的物理位置,例如可用于资产跟踪的实时定位系统和可用于室内导航的室内定位系统。定位时从“它位于此区域的某处”实现达到厘米级精确判断“它在那里”。
新增的寻向功能是全新蓝牙5.1标准下的功能之一,帮助设备明确蓝牙信号的方向,在低耗连接前提下实现寻向定位。如今,蓝牙定位系统在明确设备物理位置时的精度可达到米级。通过添加全新寻向功能,位置精度将提升至厘米级。
原理其实并不难 巧用角度把“向”言
据了解,蓝牙寻向功能支持两种确定蓝牙信号方向的办法——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简称AoA)方法和出发角(Angle of Departure,简称AoD)方法,这两种办法都是基于天线阵列的使用,利用到达角测量技术,通过测试发射器和接收器直接的到达方向然后通过三角定位获得发射器和目的物的方位和距离的技术,通过数据计算得出信号的相对方位,主要针对RTLS(实时定位系统)、物品追踪和地标信息。
与之相反的是到达角(AoD)测量方法,主要是针对室内定位系统(IPS),发射器在以阵列排布的有源天线之间切换时,发送特殊的数据封包,接收器比如IPS解决方案中的智能手机,则通过单一天线接收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获取IQ样本,并了解发射器内的天线排布,从而通过数据计算得出信号的相对方向。
连接驱动四大新兴应用场景
来源:Bluetooth market update白皮书
自1994年问世以来,蓝牙很快成为了设备之间沟通的主要技术之一。在2018年ABI Research的一份蓝牙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到2022年,将有52亿蓝牙设备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从2013年到2022年,蓝牙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
如今,蓝牙已经渗透到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个人电脑、汽车、音频及娱乐设备、互联设备四大传统领域,根据蓝牙技术联盟(SIG)亚太区开发者关系经理任凯的介绍,物联网时代下,蓝牙也将驱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增长。如任凯在发布会上所言,市场是推动蓝牙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在传统的四大领域之外,蓝牙寻向功能也将在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慧城市四大新兴应用领域迅猛成长。
以智能楼宇为例,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立美术馆已经在馆内部署了个蓝牙定位服务,通过蓝牙Beacon网络,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轻松获取最佳参观路线。同时,美术馆的每一层的天花板部署了邻近信标(proximity beacon),来支持地标信息和室内导航解决方案等各种室内定位服务。
除了在智能楼宇有着出色的表现之外,在“智能XX”的时代,蓝牙技术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它的应用潜力到底有多大?
外媒观察员John Leonard在「Bluetooth 5.1 Puts Bluetooth In Its Place」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笔者认为颇有意思。他认为正如GPS在宏观尺度上改变了汽车、人和物体,改变了世界的轨迹一样,蓝牙对楼宇和资产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是微观尺度的“革命”(笔者的理解)。
蓝牙作为成熟的近距离物联网方案,正助力万物互联成为现实。有趣的是,以下对话可能出现在未来的某一天: “哎,我钥匙扔哪了?”“Hmmm....打开APP找一下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