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1月29日 综合消息: 1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办的5G发布会暨2019世界移动大会预沟通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奏响5G规模部署的序章。
5G可以为用户带来什么?先放下华为提出的“自动驾驶网络”远大目标不谈,在这里想和大家谈一下5G在企业级无线市场的应用。
早在3G网络的时代,就有人曾经提出过利用移动通讯网络来取代网线进行企业级无线数据传输。但是到了现在这个目标也没有得到实现,反而是企业线无线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回想起来,阻碍移动通讯进军企业无线的并不是传输的带宽,即便是4G网络的传输带宽,也已经足以满足企业级数据传输的绝大部分应用。但是移动通讯网络的数据需要通过基站,甚至远在异地的数据中心进行转发,数据的传输路径过长,对企业的网络结构改变过大。因此只能作为企业对外网络连接的一种补充,而在企业内网,则基本上被802.11x的无线设备所占据。
在5G技术出现后,为什么又会旧事重提呢?一方面,802.11的无线网络的多用户访问能力还是有所不足,时常会出现信道干扰、屏蔽、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5G的传输模式变化,也为其进入企业线无线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
5G与4G技术的最大差别,不仅是数据传输带宽的增长,更主要的是,5G数据转发借鉴了SDN的转发与控制分离,与5G微基站产品的推出。
转发与控制的分离,让数据转发不必经过漫长的转发线路,可以实现领近设备的“点对点”数据传输。5G微基站的推出,令企业内部直接安装无线基站成为可能,数据信号不必出门,就可以直接进行转发,传输效率更加进一步会得到提升。
转发路径问题解决后,只需要在微基站上再设计一个数据转发控制器,企业内部数据就近进行控制,外网连接数据再与上级控制器进行同步,5G的企业级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基本也就“配齐”了。
前段时间一篇IPv6“跑步鸡”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本人感兴趣的不是鸡跑了多少步,肉如何好吃,而是每只鸡上绑定了一个IPv6地址。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IPv6的时代确实已经到来了。
在IPv4地址日趋紧张的现在,IPv6地址在一只只鸡的身上肆意挥霍,这不由让我十分心疼。结合到5G,不由让人产生联想,把每个5G设备都绑上一个IPv6地址又会怎样?
芯片级物理识别,是当前安全级别非常高的一种认证识别手段,再配上一个全球唯一的IPv6地址,用户认证的可靠性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越。除非5G传输系统出现重大漏洞,否则很难出现冒认身份的安全事件发生。
企业级数据传输也会变得更加简单,把这些5G接入的IPv6地址,经过认证后加入到一个iptable中去。这边一喊,张三在哪,张三回复一个在这,再喊一下整不整?回一个整。这两就可以瞎聊去了。要是有些私密话,还可以加上不同密级的虚拟专网(VPN),直接私聊。数据传输安全性还会进一步提升。到那个时候,802.11x就只能做为老旧设备接入的一个非常有限补充,而被逐步淘汰。
当然5G+IPv6接入的,并不局限为一些移动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各种家用电器、电灯、门锁甚至是汽车。可信的数据连接再加上5G所带来的高带宽、低延迟,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会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飞快到来。5G所引发的技术变革也正将展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一AWS美东数据中心DNS故障导致数百万用户和上千家企业断网,Reddit、Snapchat、银行和游戏平台均受影响。专家认为这凸显了冗余备份的重要性,CIO需要根据业务关键性进行风险评估,优先保护核心系统。单一供应商策略仍可行,但需通过多区域部署分散风险,建立故障转移计划。金融、医疗等高风险行业需更高冗余级别。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提出FrameThinker框架,革命性地改变了AI处理长视频的方式。该系统采用"侦探式"多轮推理,先快速扫描全视频获得概览,再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关键片段。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认知一致性验证,FrameThinker在多个视频理解基准测试中准确率平均提升10.4%,计算效率提高20倍以上,为AI视频理解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
英国政府发布新的反勒索软件指导文件,旨在解决供应链安全薄弱环节。该指南与新加坡当局联合制定,帮助组织识别供应链问题并采取实际措施检查供应商安全性。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过去一年处理了204起"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指南强调选择安全可靠的供应商、加强合同网络安全条款、进行独立审计等措施,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防范网络攻击。
复旦大学团队创建MedQ-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模型医学影像质量评估能力。研究覆盖五大成像模式,设计感知-推理双层评估体系,意外发现医学专用AI表现不如通用AI。结果显示最佳AI模型准确率仅68.97%,远低于人类专家82.50%,揭示了AI在医学影像质控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和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