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之际,博睿数据最新发布了2018年度云主机性能测评报告。报告针对国内20余多家主流云平台服务提供商的网络和传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丢包率、时延、下载可用性及下载速度四个参数对云主机性能进行专业评估,在报告综合排名中,华为云勇夺冠军。报告专项排名中,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网络覆盖下,华为云的网络和传输指标也脱颖而出,皆位列第一。

来源:Bonree数据研究中心
据了解,本次测评对象包括国内几大主流云服务提供商。最终得出权威排名结果则是由博睿数据综合IDC和LM检测节点,以及三大运营商实际流量占比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评选标准较为客观,排名也侧面体现了目前国内云领域的厂商现状。小编认为,华为云能够取得绝对领先的成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华为云背后有华为公司30年ICT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得华为云的网络稳定和传输质量都表现十分出色。
其实,小编对华为云的主机性能夺冠并没有太意外,毕竟进入Cloud 2.0时代,当企业用户也陆续向云端迁移的时候,华为在企业市场积累的多年经验,让华为云的网络在技术和服务方面都拥有“高起点”。而且华为公司在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资源和30+年的全球IT运营经验,使得华为云对于如何帮助用户应对高并发等云端应用挑战,也是驾轻就熟。简而言之,这次在博睿数据报告中拔得头筹,既是华为云“经验”使然,也是云市场各方技术比拼的实力展现。
华为云在网络稳定和传输性能中的优异表现,其实背后多年网络技术研发经验积累与持续创新的体现。以网络接入为例,在Internet接入网络的优化方面,华为云在中国已实现45+多线动态BGP接入,仅仅华北Region就达到16+动态BGP接入,并实现跨域调度,满足用户就近接入和故障场景的自动调度。此外,结合进一步升级的eVS 3.0软转发技术和自主研发的u-NIC智能网卡,从云平台到操作系统、网卡设备、网络芯片,端到端协同优化,更有自动化网络监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分散网络压力。总而言之,华为云通过技术创新,由此减少网络时延、降低丢包率,全面提升网络性能,提供极致用户体验。
显然,技术积累与创新就是华为云的动力引擎,它既有强劲动力,又很难被复制,竞争者们也很难去模仿。依托华为30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华为云持续创新、优化产品,基于最新发布的Slogan:“+智能,见未来”,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加速云端创新。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虽然ChatGPT等AI工具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但它们并非无所不知的神谕。ChatGPT擅长"令人信服的错误",经常提供有偏见、过时或完全错误的答案。在健康诊断、心理健康、紧急安全决策、个人财务规划、机密数据处理、违法行为、学术作弊、实时信息监控、赌博预测、法律文件起草和艺术创作等11个关键领域,用户应避免完全依赖ChatGPT,而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联合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出RECAP训练方法,通过故意给AI模型误导性开头来训练其纠错能力。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大语言模型的安全性(12.3%)、抗攻击能力(21.0%)和推理质量,同时减少过度拒绝问题。RECAP无需额外计算资源,能让AI模型学会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微软重启三里岛核反应堆的协议确认了AI革命与能源现实主义的融合。亚马逊和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共同押注核能为AI未来提供最可行的动力路径。到2030年代,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媲美大国水平。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将增长六倍。核电厂90%的容量因子使其独特适合数据中心需求。世界核协会估计,当前全球398GW核能产能必须在2050年前至少增长两倍。
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院团队深入研究微缩浮点数格式NVFP4和MXFP4的实际性能,发现现有量化方法效果不佳。他们开发了微旋转GPTQ算法和QuTLASS计算库,在保持模型精度的同时实现显著加速:B200芯片上达到2.2倍端到端提升,RTX5090上实现4倍加速,为AI推理优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