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对于智能化、数字化的思考。梁华表示,自工业革命以来,通过“给生产以机器”,人类社会大幅提升了生产的效率,但是经过200多年的持续发展后,单纯依靠机器提升人类社会生产效率的方式已经遇到了瓶颈,客户服务体验和企业运营效率的诸多问题也难以通过机器来解决。在梁华看来,“这就需要我们给机器赋予新的引擎:给机器以智能,让机器拥有语言、视觉、逻辑分析、数据处理、身体运动等能力,通过智能机器来进一步释放生产制造、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潜能。”
梁华同时表示,通过“给服务以平台”,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帮助企业建立数据驱动的运营系统,构建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商业模式,显着提高运营效率、可靠性和预测能力。在“给服务以平台”的过程中,应以智能化、平台化的方式来使能各行各业,实现企业从制造环节的产品增值,向运营环节的服务增值的商业转型,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卖单点技术、或者卖单个的产品。
梁华分享了华为的人工智能战略和做法。“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立足于打造云服务、智能化的‘黑土地’平台。我们坚持依托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改造自身内部管理、提升内部效率。”梁华举例说,最近几年,华为选取了技术服务、财经体系作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华为在很多地区的网络规划、网络优化以及基站规划设计,已经因AI技术的介入实现了效率提升。
“华为坚持人工智能的关键是基础研究突破和应用场景化。早在2012年,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就正式投入AI的基础研究、算法研究、算力研究,历经多年积累,已经应用在了手机等终端产品上;我们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把复杂的场景做简单,让AI高而不贵;人工智能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行业知识训练才能发挥效益,我们会守住数据边界、合法使用数据,打造‘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以此来使能客户、产生价值。”梁华说。
梁华也特别强调,作为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需要长期重视基础研究。不能为“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也不能“泡沫化”和“赶风口”,要针对实际业务场景,充分应用算法、算力、数据的积累,产生实际效果和收益。华为以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驱动公司发展,我们将主动洞察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开放与合作,共生与共赢,真正使能行业和客户,创造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苹果公司正在开发新的自研Wi-Fi芯片,计划在整个iPhone 17系列中首次使用。这一举措旨在增强苹果设备间的连接性,有望带来电池续航等方面的改进。此外,苹果还在研发5G调制解调器芯片,包括新推出的C1及其后续产品。这些自研芯片项目体现了苹果在连接技术领域的雄心。
沃尔沃正在开发基于Superset技术栈的软件定义汽车,即将推出的ES90电动车将首次搭载双NVIDIA Drive AGX Orin硬件。这项技术将通过数据、软件和人工智能提升安全性和整体性能,标志着沃尔沃在汽车开发和软件应用方面的重大变革。Superset技术栈将为沃尔沃未来所有电动车型提供统一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实现更高效的升级和更快速的功能推广。
OpenAI宣布其人工智能工具的周活跃用户已达4亿,较去年12月增长33%。企业用户数量翻倍至200万,开发者流量也翻倍。尽管面临来自中国DeepSeek等新兴AI模型的挑战,ChatGPT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展现出其在生成式AI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
微软公布了20年来对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研究成果,旨在利用这种亚原子粒子构建百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该研究开发了拓扑量子比特,有望提供更稳定、更少错误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微软成功设计出可测量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芯片,为构建可靠、小型且可控的拓扑量子比特奠定基础,有望在微小芯片上实现百万量子比特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