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拨号上网到光纤网络,从有线电视到IPTV,从电脑打垒到手机PK,从语音通信到云化应用…有一张隐形的网,连通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创新科技的勃兴,这张网也以变驭变,在满足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之所需的同时,以数字化之名,不断为我们带来更加流畅的创新体验。
在枣庄,山东联通携手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倾力构建的新型城域网试点项目,实现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全业务承载vBRAS商用局点的落地,帮助山东联通提高了网络弹性,为其赋予灵活、便捷的业务调整能力,也成为每个枣庄人数字化生活背后的隐形推手。
首个城域网数据中心(R-CORD)赋能业务灵活、便捷的调整
山东联通,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宽带运营商,下设17个市分公司和147个县级分公司。然而传统网络存在的成本高昂、控制和转发能力不匹配,资源利用率不均衡、业务交付慢等问题,亟待进行运营模式上的“平台革命”。
为此,在中国联通集团的指导下,山东联通联手拥有IT+CT完备实力的新华三集团,在枣庄市利用可虚拟化的网络设备,构建一个集中的、可灵活调度的新型城域网试点。新华三依托多年来对运营商行业的深入了解和自身扎实的技术能力,为山东联通量身定制,提出了城域网R-CORD演进方案,构建了国内首个城域网数据中心(R-CORD),极大简化了枣庄的城域网网络,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平滑的增长能力,为山东联通实现了灵活、便捷的业务调整。
最大规模的全业务承载vBRAS商用局点
山东联通拥有宽带用户数1100万,宽带网络端口数超过2000万,可充分满足用户生活、工作及娱乐等多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然而,随着用户对业务的丰富性和体验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增长的用户网络流量需求给山东联通提出了全新要求。
以用户为中心,山东联通迫切需要解决不断加大的网络扩容与网络升级压力,在枣庄试点中,新华三利用SDN与NFV等虚拟化技术,积极展开IP城域网整体网络架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最终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vBRAS的资源池化,为山东联通打造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全业务承载vBRAS商用局点,使得现网运行稳定,即便在常规网络升级过程中,用户也丝毫感受不到异常,可放心享用到不间断的网络服务,服务质量因此进一步提升。同时,为了配套全新的vBRAS资源池,新华三实现了传统网管的全面升级,使山东省综合网管平台可以随时监控资源池的运行状况,极大程度上保障了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山东联通在枣庄试点的成功,标志着网络重构从试点走向商用落地,为中国联通从实践走向商用部署积累了经验,为其未来的城域网重构走出一条可落地、可操作、可复制的全新道路,具有行业标杆性的示范意义。在新的市场机遇下,新华三作为中国联通CORD联盟成员和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将以全面能力、开放心态、创新实践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vBRAS商用规模,重构网络价值,加速运营商数字化转型之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