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一书风靡全球。当作者描述全球化2.0到3.0时代,因世界“变小”以致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所用时,回过头我们却发现,原来这一切都这么不可靠。
当美国随意挥舞贸易保护及制裁大棒,我们惊醒原来“世界仍然是圆的”。尤其是近日中兴通讯再次成为美国精准制裁对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旦七年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的禁令得以实施,那么这家年营收超过千亿元的综合通信企业所遭受的巨大打击不可想象。
一方面我们叹息中兴通讯被扼住咽喉是因为国内不掌握底层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又对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权益肆意践踏的霸道行径找不到强有力的反击点。
当然,并不是真的无力回击!只是一旦回击必然是两败俱伤的最坏结果。虽然,当美国启动贸易制裁时已经形成互相伤害的局面。
今天上午,中兴通讯再次发布的《中兴通讯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指出: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不仅会严重危及中兴通讯的生存,也会伤害包括大量美国企业在内的中兴通讯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
在这份声明中可以发现,中兴通讯措辞强硬。声明称:中兴通讯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履行对全球客户、消费者用户、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责任!
今天的声明显然和中兴通讯4月17日几行字的简短声明形成了较大的态度转变,立场更坚定。中兴通讯又有何底气?
虽然在中美贸易战起初,在不少社区有不少人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贬低得一文不值。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外,还有更多的人对中国企业存在偏见。
在全球通信市场,华为、中兴通讯、诺基亚、爱立信作为四大主流通信供应商,中兴通讯之所以能够占其一,除了8万员工的辛苦付出外,技术仍然是中兴通讯竞争力的核心源头。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事实上华为、中兴已经处在了世界领头羊的位置。
就以专利举例。
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兴通讯拥有6.9万余件全球专利资产、已授权专利资产超过3万件。其中,4G LTE 标准必要专利超过815件,全球占比超过13%,5G战略布局专利全球超过2000件。
看得出,中兴通讯毫无疑问是通信行业主要专利持有者之一。
在物联网方面,根据咨询公司LexInnova物联网专利报告显示,2016年中兴通讯的物联网专利持有量居中国第一和全球前三(仅次于高通和英特尔)。
据了解,过去8年来中兴通讯的PCT申请量排名全球前三。2010年, 1863件,全球第二;2011年,2826件,全球第一;2012年,3906件,全球第一;2013年,2309件,全球第二;2014年,2179件,全球第三;2015年,2155件,全球第三;2016年,2134件,全球第三;2017年,2965件,全球第二。
中兴通讯所拥有的专利数量正是它重要的资产。
例如,2016年3月1日,中兴通讯宣布与西班牙通讯设备厂商Teltronic签署4G专利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Teltronic将向中兴通讯支付相关4G专利许可费,以帮助其应急通讯基础设备升级为支持4G功能。
2016年10月,中兴通讯联合KPN、爱立信、高通、InterDigital共同推出了一个新的无线专利授权平台——Avanci,旨在使物联网公司能够更容易在其连接设备中嵌入蜂窝技术。Avanci使设备制造商通过一个单一授权,只需支付一笔统一费用,便可依据FRAND条款获得上述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标准必要无线专利的使用权。
虽然,中兴通讯没有把专利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但这些宝贵的专利资产正是中兴回击的底气和筹码。
要知道,过去的几年中,诺基亚每年依靠专利授权(当然还有打官司)依然获得巨额不菲的收入。
一旦美国的贸易制裁恶化下去,中兴转型专利运营公司将会对产业和美国带来巨大影响。
中兴在4G的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超过13%,5G领域可以预期全球份额会超过4G时代。标准必要专利将会对上、中、下游产业带来影响,例如影响到美国等主要国家运营商的基站设备,中游的设备商也面临侵权,下游终端厂商包括苹果等同样面临侵权可能。
当然,我相信,这肯定不是中兴通讯选择的最佳出路,但一旦危及生存,中兴通讯还会只是攥着拳头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