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一书风靡全球。当作者描述全球化2.0到3.0时代,因世界“变小”以致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所用时,回过头我们却发现,原来这一切都这么不可靠。
当美国随意挥舞贸易保护及制裁大棒,我们惊醒原来“世界仍然是圆的”。尤其是近日中兴通讯再次成为美国精准制裁对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旦七年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的禁令得以实施,那么这家年营收超过千亿元的综合通信企业所遭受的巨大打击不可想象。
一方面我们叹息中兴通讯被扼住咽喉是因为国内不掌握底层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又对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权益肆意践踏的霸道行径找不到强有力的反击点。
当然,并不是真的无力回击!只是一旦回击必然是两败俱伤的最坏结果。虽然,当美国启动贸易制裁时已经形成互相伤害的局面。
今天上午,中兴通讯再次发布的《中兴通讯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指出: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不仅会严重危及中兴通讯的生存,也会伤害包括大量美国企业在内的中兴通讯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
在这份声明中可以发现,中兴通讯措辞强硬。声明称:中兴通讯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履行对全球客户、消费者用户、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责任!
今天的声明显然和中兴通讯4月17日几行字的简短声明形成了较大的态度转变,立场更坚定。中兴通讯又有何底气?
虽然在中美贸易战起初,在不少社区有不少人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贬低得一文不值。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外,还有更多的人对中国企业存在偏见。
在全球通信市场,华为、中兴通讯、诺基亚、爱立信作为四大主流通信供应商,中兴通讯之所以能够占其一,除了8万员工的辛苦付出外,技术仍然是中兴通讯竞争力的核心源头。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事实上华为、中兴已经处在了世界领头羊的位置。
就以专利举例。
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兴通讯拥有6.9万余件全球专利资产、已授权专利资产超过3万件。其中,4G LTE 标准必要专利超过815件,全球占比超过13%,5G战略布局专利全球超过2000件。
看得出,中兴通讯毫无疑问是通信行业主要专利持有者之一。
在物联网方面,根据咨询公司LexInnova物联网专利报告显示,2016年中兴通讯的物联网专利持有量居中国第一和全球前三(仅次于高通和英特尔)。
据了解,过去8年来中兴通讯的PCT申请量排名全球前三。2010年, 1863件,全球第二;2011年,2826件,全球第一;2012年,3906件,全球第一;2013年,2309件,全球第二;2014年,2179件,全球第三;2015年,2155件,全球第三;2016年,2134件,全球第三;2017年,2965件,全球第二。
中兴通讯所拥有的专利数量正是它重要的资产。
例如,2016年3月1日,中兴通讯宣布与西班牙通讯设备厂商Teltronic签署4G专利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Teltronic将向中兴通讯支付相关4G专利许可费,以帮助其应急通讯基础设备升级为支持4G功能。
2016年10月,中兴通讯联合KPN、爱立信、高通、InterDigital共同推出了一个新的无线专利授权平台——Avanci,旨在使物联网公司能够更容易在其连接设备中嵌入蜂窝技术。Avanci使设备制造商通过一个单一授权,只需支付一笔统一费用,便可依据FRAND条款获得上述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标准必要无线专利的使用权。
虽然,中兴通讯没有把专利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但这些宝贵的专利资产正是中兴回击的底气和筹码。
要知道,过去的几年中,诺基亚每年依靠专利授权(当然还有打官司)依然获得巨额不菲的收入。
一旦美国的贸易制裁恶化下去,中兴转型专利运营公司将会对产业和美国带来巨大影响。
中兴在4G的标准必要专利全球占比超过13%,5G领域可以预期全球份额会超过4G时代。标准必要专利将会对上、中、下游产业带来影响,例如影响到美国等主要国家运营商的基站设备,中游的设备商也面临侵权,下游终端厂商包括苹果等同样面临侵权可能。
当然,我相信,这肯定不是中兴通讯选择的最佳出路,但一旦危及生存,中兴通讯还会只是攥着拳头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企业面临引入AI的机遇与挑战。管理层需要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包括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专家建议从小规模试点开始,优先选择高影响用例,投资数据治理,提升员工技能。对于影子IT现象,应将其视为机会而非问题,建立治理流程将有效工具正式化。成功的AI采用需要明确目标、跨部门协作、变革管理和持续学习社区建设。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G-DFM技术,这是首个能够同时优化生物分子多种特性的AI系统。该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药物设计中"顾此失彼"的难题,能够设计出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性分子。实验证明,MOG-DFM在肽类药物和DNA序列设计中都表现优异,有望显著加速药物发现进程并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
美国垃圾收集行业2024年创收690亿美元,近18万辆垃圾车每周运营六至七天,每日停靠超千次。设备故障成为行业最大隐性成本,每辆车年均故障费用超5000美元。AI技术通过实时监控传感器数据,能提前数周预测故障,优化零部件库存管理,减少重复维修。车队报告显示,预测性维护每辆车年节省高达2500美元,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可靠性。
印度理工学院团队开发REFINE-AF框架,让小型AI模型通过强化学习自动生成训练指令,无需大量人工标注。该方法在119项测试任务中,63-66%的表现超越传统方法,证明了小模型也能通过巧妙设计获得优异效果,为降低AI训练成本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