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4月08日 综合消息: 3月20日,ZStack携手大河云联重磅发布全球首个“混合云+SD-WAN”融合产品,第一次实现了云计算平台和广域网的自助连接,实现了云平台与IDC、云平台与云平台之间的网络一键操作、秒级开通、按需使用、灵活计费等多项功能,完成了混合云在网络方向的一次全面升级。
面对如此酷炫的一款产品,已经有无数的技术咖、产品控、云计算迷盆友找到小编,寻求打开混合云+SD-WAN秘籍的正确姿势。在此,小编为大家送上一份热辣新鲜的产品解读,更多惊喜请点击zstack.io官网下载试用吧!
混合云网络面临新挑战
云网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云计算产业的成熟,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拥抱多云战略。RightScale 2018年调研报告指出:企业的云使用比例都在上升,但单独使用私有云或公有云的比例却下降,混合云的使用比例在增加。通过使用混合云,实现私有云(或自建数据中心)与公有云间的分工协同,从而获得企业层面的资源最优配置。
然而,要实现私有云/自建数据中心与公有云高效对接,混合云配置高效互联通路是关键。目前混合云互联多采用传统的IPsec VPN方式或运营商拉专线方式,前者带宽和延迟常常成为企业数据传输瓶颈,后者对运营商依赖度高,不仅线路铺设周期长、线路变更难,而且包年包月计费模式也难以满足企业弹性需求...可见,“云网分离”正在成为混合云发展的短板,如何基于云的要求灵活调用网络资源,实现云网一体化将成为混合云普及应用的前提。
混合云+SD-WAN
加速云网一体化落地
时下SD-WAN作为SDN技术的重要分支,已然成为企业级广域网规划最热门的技术之一。由于具备传输独立性、高安全可靠性、智能路径控制、自动配置和管理等远优于传统专线的优势,逐渐被业内认可为部署混合云的好搭档。大河云联作为国内SDN领域的创新者,首次实现广域网连接的API化,即通过基于SD-WAN的自主服务平台,提供灵活定制化的网络服务能力,并以API方式提供给云厂商定制。ZStack作为混合云领域的领跑者,一直致力于将云计算产品化,通过与大河云联合作,首次将云网一体化集成到混合云产品中,以最低的成本让用户享受到自由定制混合云网络的便捷。
ZStack混合云+大河云联SD-WAN
产品化 · 简约拓扑 · 快捷部署 · 灵活使用
以产品方式交付的云网一体化方案
通过集成大河云联基于SD-WAN提供的API,ZStack混合云平台可无缝接入大河云联的网路自主服务,用户可在一个云平台上实现全部专线直连,一键开通或关闭任意私有网络和公有网络,以及秒级调整带宽、路由等。同时,用户还可通过云平台监控网络的实时流量和健康状况,某条线路发生故障可自动切换,实现智能调度。
简约的网络拓扑设计
ZStack私有云-DAHO专线-公有云ZStack的简约网络拓扑设计,在私有云内,计算、存储、网络等全部资源已虚拟化为一个动态调度的资源池,用户可按需调用。同样的,公有云上也是类似的池化资源,并以VPC为网络单位提供定制化服务。而在ZStack私有云与公有云之间,是大河云联提供的虚拟专线拉通,其基于SD-WAN技术提供强大的连接能力。
ZStack混合云+大河云联SD-WAN 网络拓扑示意图
快捷部署 灵活使用
由于ZStack混合云平台已集成大河云联基于SD-WAN提供的API,当使用Wizard引导方式创建DAHO高速通道时,用户只需在UI上简单点击几次鼠标,就可秒级部署好全部网络,并设置各种安全策略,秒级开通网络服务。
Wizard引导方式快速创建DAHO高速通道
当上层业务出现变动,云平台内部可自动调度广域网资源,秒级调整带宽大小以及线路连通性,这充分发挥了的网随云动的弹性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用户跨云业务的试错能力,提高业务创新速度。此外,灵活的计费模式较之传统专线的包年包月也进一步帮助用户节约成本。
结束语
当下,ZStack携手大河云联,在ZStack混合云平台无缝集成大河云联基于SD-WAN提供的API,成为业内首个实现云内自动调用广域网连接的混合云落地产品,标志着云网一体化落地之路已迈出重要一步。未来,ZStack将持续致力于混合云零门槛的产品化之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