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6年8月,金融科技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为此,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顺势而为,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创新战略,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应用为支点,着力打造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融合的金融生态格局。目前,受监管、负利率、罚款和动荡市场等因素冲击,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的银行业都遭遇寒冬,净利增速下滑、裁员等成为行业普遍现象,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抓住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遇,实现稳健增长?
挑战
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客户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客户的行为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利用数字化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主流。工商银行紧紧跟随业务和客户发展趋势,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智能、随身、随时、随地的全方位、差异化服务。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新型架构的数据中心建设,原因在于传统数据中心存在如下痛点:
1) 业务部署低效
计算、存储、网络不能协同管理,导致业务发放效率低下,难以响应市场需求。
2) 资源利用率低
组织间资源隔离,无法共享。
3) 运维管理复杂
缺乏统一管理平台,难以实现业务和资源统一管理,运维困难。
由于现有传统数据中心存在扩展性低、数据中心过于分散、运维成本高、租户业务迁移困难的问题,华为积极引入SDN/NFV技术,采用华为的CloudFabric解决方案,为工行打造新型的SDN云计算数据中心,有力支撑工行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业务。
解决方案
· 以SDN为中心提供L2/L3自动化,通过OpenStack构建计算/存储/网络的协同编排和调度能力。
· 网络增值服务(FW、LB等)对接运维平台,与云协同,实现网络自服务化,提供统一编排。
· 基础网络采用Spine-Leaf架构;使用VXLAN构建大二层,VTEP部署在Leaf交换机。
· Vxlan三层网关集中部署;可按需部署多组网关,支持业务的扩展。纯硬集中式网关,保证了性能的同时,符合传统数据中心网络管理人员的运维习惯。
· 网络控制器:对接Openstack云平台实现网络业务的自动化部署,提升应用部署效率,是私有云的最佳推荐方案。
价值
· 实现应用部署时网络配置的自动下发,通过自服务化简化变更流程,提升效率。
· 以云服务方式重构托管业务的支撑模式,多租户共享硬件资源并进行隔离,实现租户网络自管理,快速支持应用灵活部署和IT整合。
· 计算资源打通,建设虚拟化资源池和裸金属资源池;增值服务资源打通,建设增值服务池。各个资源池可以动态申请和释放,SDN控制器进行统一的资源调度,节省资源。
· 采用开放控制器架构,实现轻松定义和扩展网络功能。
总结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业务的快速变化给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观全球以及国内市场,构建基于SDN的智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已成为一种必要。
由于华为的CloudFabric解决方案具有开放性好、易扩展、高容量、成本可控、安全稳定的特点,工商银行经过综合评估,最终选择华为的解决方案,成功建设了基于SDN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和华为在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多个领域开展的联合创新,工商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之路会走得更好、更远,为客户带来更贴心更多元更智能的金融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PI管理工具厂商Kong宣布收购开源使用计量和计费平台开发商OpenMeter。此次收购将为Kong Konnect平台增加原生货币化功能,帮助企业大规模计量、定价和货币化API、AI令牌及数据流。随着API成为AI模型和服务的主要接口,传统计费系统面临挑战。整合预计2026年初完成,OpenMeter的7人团队全部加入Kong。
巴黎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比传统深度伪造更隐蔽的"局部伪造"技术威胁。这种只修改视频局部区域的新型AI造假技术让人类检测准确率下降30%以上,AI检测系统性能下降高达43%。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25000个样本的全球首个局部伪造检测数据库FakePartsBench,揭示了现有防御体系面对精细化伪造攻击的脆弱性,为未来开发更强大的检测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芬兰量子计算初创公司IQM Quantum Computers完成3.2亿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达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美国投资方Ten Eleven Ventures领投。IQM专注于超导量子比特计算机开发,其旗舰产品IQM Radiance提供20至150量子比特选择。公司计划利用资金扩展美国业务,建设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制造产线,目标在2032年前实现百万量子比特规模。
Meta等机构研究发现,让大语言模型学会使用外部工具比死记硬背所有知识更高效。研究通过数学证明和实验验证,传统的参数记忆存在严格容量限制,而工具学习能实现无限扩展且不损害原有能力。这为AI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堆叠参数转向构建智能工具协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