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力促FTTx产业链成熟

ZDNet 网络频道频道 更新时间:2008-06-10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报

本文关键词:GPON FTTx 华为

  在全业务运营和三网融合的应用阶段,GPON单用户成本下降到合理的水平,才是引入GPON较好的时期。



  目前,FTTx市场刚刚开始启动,FTTH规模运维管理、PON标准、PON后续演进问题和PON产业布局等都还存在较多短木板,这些都会对运营商规模部署FTTx产生不利影响。快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产业链成熟的步伐,是让FTTx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关键。作为运营商目前FTTx集采的主流企业,华为在突破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范围,联合各相关产业,包括芯片、光模块、ODN、终端等领域,共同促进FTTx产业的成熟,这将有力地保障运营商FTTx网络可持续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启动FTTx建设并不局限于接入网设备类型的变化,而是宽带网全网方案的变化,涉及各个层面的改造和调整,如城域网络规划、多业务承载问题、语音供电备电问题、新的运维管理和业务支撑等。华为针对FTTx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方方面面问题,展开了积极有成效的研究,并有多年经验的积累,华为是目前业界为数极少的具备端到端一站式服务能力的厂商。



  作为一个全球主要PON供货商,华为怎样看待全球PON应用的推广情况?



  杨志荣:从整个通信产业发展的角度看,PON技术发展目前还处于一个商用起步阶段。虽然日、韩已经有了四到五年的应用经验,但基本上局限于互联网的接入应用,国内、北美、欧洲和全球绝大部分区域的应用则是刚刚启动阶段。现阶段通信运营环境与五年前相比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三网融合、FMC和全业务运营等新需求正在变成现实,相关网络技术如IP技术、以太网技术和PON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IP从传统互联网技术向电信级多业务IP承载技术发展,以太网也面临升级,向电信级以太网方向演进。同样地,PON技术,无论是EPON还是GPON都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例如语音、视频、一体化接入的问题,备电问题、电信级的运维管理支持问题、FTTH成本问题都急待解决。



  对于PON技术应用的选择,存在一个引入时机和策略的问题。在讨论该问题之前,首先,从终端用户角度看,不管是EPON、GPON,其实对用户都是不可见的,尤其是FTTB建设模式,用户家里的终端设备,只看到了以太网接口和电话接口,不需要考虑GPON和EPON的事情,因此,引入PON引入时机和策略的问题,是运营商的网络技术选择问题。经过两年的讨论,业界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共识了,主要有两点:应用类型和建网成本。



  对于传统互联网接入的应用,引入何种技术,主要是看建网成本,包括两个方面的成本,一是单用户建网成本,二是网络运维成本。目前国内主要关心单用户的建网成本,当EPON综合成本低时,运营商就采用EPON建设;当GPON综合成本低时,运营商就采用GPON来建设。



  对于全业务运营和三网融合的应用,除了互联网接入应用之外,新增了较多的高等级服务要求,因此,在技术和成本上会更均衡地考虑。由于GPON是在APON、BPON和EPO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具有后发优势,其容量是EPON的两倍,并在故障检测、运维管理和高品质业务保障能力的设计方面比较完善。因此,在全业务运营和三网融合的应用阶段,引入GPON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这个选择还需要GPON单用户成本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国内、国外PON市场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特点?选择不同设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志荣:各国采用了不同的PON技术,主要是取决于PON技术的引入时机和应用类型不同。日、韩采用PON技术的时间较早,当时APON、BPON标准成熟,EPON标准较新,GPON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日本引入PON技术主要还是面向互联网接入为主的应用,首先选择了较为成熟的BPON技术,随后,随着EPON标准颁布,开始转而采用EPON技术。



  在日本、韩国建设PON时,欧洲、北美的光接入管制非常严格,要求运营商建设的接入光纤链路必须开放给竞争对手使用,这极大限制了欧美运营商建设FTTH投资热情。现在,欧美政府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开始放松光接入的管制政策,北美、欧洲各主要运营商在FTTH建设上日趋活跃。



  此时,选择PON技术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GPON标准已经成熟,并在性能上具有后发优势;二是通信运营环境相比五年前,包括高速互联网、话音、视频等三网融合业务、FMC和全业务运营等新需求正在变成现实。因此,欧美主要运营商以及中东一些向全业务运营扩张的运营商,不约而同都选择了GPON技术。



  国内运营商基于这个考虑,一方面,在互联网接入业务高速发展的时期,积极推进EPON建设;同时,考虑到三网融合和全业务运营的应用可能,及运营网络归一化的因素,同步在做的是积极推动GPON试点,促进产业链各环节降低GPON单用户成本。根据华为及业界其他厂商的情况看,GPON单用户成本在2008年底将有望接近国内运营商的期望值。



  请谈一下PON设备的标准演进趋势,未来会不会出现EPON和GPON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杨志荣:在PON设备的标准演进上,EPON下一代技术的发展是10GEPON,GPON下一代技术的演进路线更为长远,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是WDM-PON和XG-PON(10GPON),阶段二是LongReachPON,在此阶段将会引入更高速率的PON技术。



  从技术层面看,EPON和GPON并非截然对立,实际上也存在一些联系。举例来看,EPON的光物理层很多参数比如波长分配、光功率预算等来自于BPON;而BPON与GPON是一个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GPON标准技术在开发时,既有基于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进行的发展,也有对BPON的继承和对EPON的借鉴,所以EPON与GPON会有一些共性的地方。



  然而,尽管EPON与GPON有一些联系,但在未来相融合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EPON和GPON的应用类型和使用者存在差异。制定GPON标准的FSAN组织目前更多的是考虑GPON后续的演进和升级。但是,对华为而言,在EPON和GPON方面都有长期投入和积累,两者仅是一个平台的两种接口,就如ADSL与VDSL一样。



  请谈一下华为PON产品的全球战略布局及重点市场,以及由于市场差异带来的推广策略,产品规划上的变化。



  杨志荣:在现有的FTTH全球市场布局中,国内和欧洲是重点市场。中国和欧洲市场尽管有所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不同市场的建设经验可以互相借鉴。各个市场的差异是有脉络可循的,例如欧洲人工成本很贵,这会导致运营商非常关注运维管理方面的能力;国内用户基数大、网络规模大,对设备投资敏感等,这些市场差异,在产品的中长期规划中都能反映出来。



  华为PON产品有一个统一平台战略,在此战略指导下,结合全球化视野,进行跨领域技术的设计和整合,可以在同一平台下形成长期的技术积累,三网融合的一些关键技术,如IP技术、以太网技术和光接入技术也能够自然融合。有了这个高起点的统一平台,在技术上就能够保障各种差异化的部分在平台得到兼容并蓄,同时公共技术部分又能实现充分共享,降低系统综合成本。



  PON规模商用是否会牵扯到城域汇聚的重新设计?华为PON产品是否考虑到了这一问题,除此之外,PON的规模使用还带了哪些网络深层问题?



  杨志荣:以前末端最后一公里是带宽瓶颈,但PONFTTH的引入,将改变这个现状。PON的商用,解决了通信网络最后一公里的带宽问题,接入带宽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PON规模应用必然对城域汇聚网络带来冲击,首先是汇聚层的带宽问题,现在的城域网容量不能满足FTTH时代的带宽要求;其次是PON接入带来的三网融合业务,对城域汇聚的多业务处理能力要求提高,这些都需要城域汇聚的重新评估和设计。



  除此之外,FTTH光纤接入,第一次真正地为企业客户、移动承载以及住宅用户全业务接入提供技术可能性,传统的烟囱式垂直业务网络将得以融合,网络会更扁平。运营商的业务运营、组织架构将有可能变革,所以PON的规模应用将带来网络转型的契机,网络将成为融合的网络,为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提供了平台。

网络频道 GPON 最新报道

网络频道 FTTx 最新报道

网络频道 华为 最新报道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