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银行已证明离线数字支付系统可以运行,但在正式批准前计划研究相应的政策选择。
这家英国央行调查了一种系统,该系统支持离线时实现手机对手机、手机对卡片以及卡片对手机的支付,并能在设备重新联网后进行资金与账本间的下载与上传。
为展示所谓的数字英镑,该项目由 Thales、Secretarium、IDEMIA Secure Transactions、Quali-Sign 和 Consult Hyperion 参与。尽管评估了不同的离线支付方案,但由于尚未构建基础设施,因此未进行真实支付。虽然部分技术能够支持离线支付,但其实施取决于政策选择,包括风险偏好、产品定位及责任归属,而这些都可能影响安全策略。
央行表示,“尚未就是否为数字英镑实施离线支付功能作出最终决策。”
央行还指出,“该项目证明,从技术上讲,为数字英镑实现离线支付功能是可行的,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安全、性能及用户体验方面的挑战。”
央行表示,在决定是否为数字英镑增设离线支付功能之前,将先研究相关政策选择。
研究报告指出:“本项目仅从技术角度探讨了离线支付。还有其他因素,如政策、运营、法律和商业考量,将影响离线支付的设计选择。此外,本项目未解决某些技术挑战,例如当用户丢失设备时离线资金的处理问题。”
2023 年 2 月,央行的技术工作论文与 HM Treasury 联合发布的论文探讨了数字英镑的可能性,并指出未来很可能需要引入数字英镑。
经过一番前期准备,央行与 HM Treasury 已从 “研究与探索阶段” 进入设计阶段,“预计将在本十年中期就是否打造数字英镑作出决策。”
央行表示,离线支付指的是由于缺乏互联网连接,付款方和收款方均无法访问通常在数字交易中使用的央行数字货币 (CBDC) 网络。
该原型系统已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卡上实现,并在联网后使用后端系统对资金进行核对。为了支持隐私保护,系统采用了数据假名化以及新兴技术,如保密计算、 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 和 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s 32 (BIP32)。
系统通过蓝牙通信,并采用消费者设备持卡人验证方法 (CDCVM) 及个人识别码 (PIN) 进行身份认证。 (R)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