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是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对全球553个组织所经历的真实数据泄露进行的深入分析,报告由Ponemon Institute进行,这是连续第18年发布。

报告中的主要发现包括:检测和升级成本在过去三年中增长了42%,在数据泄露成本中占比最高,而且出现了转向更复杂数据泄露调查的趋势。
报告称,企业在计划如何应对日益增加的成本和频率的数据泄露问题上存在着分歧。研究发现,尽管95%受访组织经历过不止一次的数据泄露,但这些组织更有可能将事件成本转嫁给消费者(57%),而不是增加安全投资(51%)。
2023年人工智能自然受到关注,该报告也涵盖了人工智能在数据泄露管理自动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人工智能有利于安全,因为与不使用人工智能的公司相比,广泛部署人工智能的组织的数据泄露生命周期要短得多——平均短108天。使用人工智能还平均节省了近180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成为报告中最具实质性的成本节省措施。
尽管这些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令人鼓舞,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组织在勒索软件攻击期间仍然犹豫是否让执法部门介入。虽然一些公司因担心声誉受损而不愿将数据泄露事件公之于众或许可以理解,但对不涉及执法的组织来说,数据泄露生命周期平均延长了33天,并额外产生了470000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
报告还指出,检测泄露对组织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只有三分之一的数据泄露事件是由组织自己的安全团队或工具检测到的。与内部发现相比,攻击者暴露的漏洞所造成的成本增加了近100万美元,生命周期延长了近80天。
IBM全球安全服务部总经理Chris McCurdy表示:“对于防御者和攻击者来说,时间就是网络安全的一种新型货币。正如报告所示,早期检测和快速响应可以显着减少数据泄露所带来的影响。安全团队必须关注对手最成功的地方,并集中精力在他们实现目标之前阻止他们。在威胁检测和响应方法方面进行投资,以提高防御者的速度和效率——例如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于改变这种平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