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5月14日 编译:随着云服务市场的升温,所有传统安全产品厂商都在努力打造他们的云战略,而网络安全设备厂商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赛门铁克新上任的临时首席执行官Rick Hill在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了这一趋势,除了所有业务部门的销售情况普遍萎靡之外,他还表示:“Blue Coat的ProxySG业务比我们预期的下滑更快,因此,我们没有经历预期的大规模更新周期。原因很清楚。向云端的迁移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但我们坚定支持我们的产品.....”.
换句话说,赛门铁克在2016年以46.5亿美元收购的安全设备业务将继续呈现疲软状态,原因是云服务的普及速度在不断加快。
赛门铁克拥有广泛的企业级和消费级产品组合,但主要是在端点保护业务领域,该业务自身就面临诸多挑战。当面对来自微软Windows 10已经足够好的反恶意软件时,端点保护解决方案必须展示出更好的效果和价值。
Proxy设备通过终止网络连接、运用过滤器保护Web流量来提供保护措施。内容URL过滤(控制员工上网位置)是必备功能,而Blue Coat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其他安全设备厂商(例如Fortinet和Palo Alto Networks)瓜分,后者将该公司捆绑到了他们UTM或下一代防火墙设备中。
在云计算领域,应用是从云端提供给用户的,不管他们在什么位置使用什么设备。这些用户不在企业网络上,因此企业数据中心内昂贵的安全硬件堆栈甚至无法为他们提供保护。毫无疑问,赛门铁克正在经历这种转变,而且这一转变正在影响着他们的收入。
很多厂商都在尝试,但却无法将他们的软件解决方案转变为适合于云端。看看Salesforce、Workday和Okta等云交付应用的快速增长,与Siebel、Peoplesoft和Netegrity(2004年被CA收购)等曾经占主导地位、现在却在努力挣扎的厂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实情况是,拥有庞大客户群的老牌传统厂商将在市场中存活下来,但却很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无法与那些产品“生于云端”的公司相抗衡。这些产品利用了可靠的、已部署的、具有弹性的云架构来打造多租户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快速扩展,以更低的总拥有成本获得市场份额。
用“以云为先”的解决方案向传统本地软硬件解决方案发起了挑战。
微软是极少数能够成功将产品迁移到云端的技术厂商,尤其是Exchange到Office 365。微软的客户从迁移到这种可扩展的、功能频繁更新的基础设施中获得了好处,让他们可以在任何位置、通过任何设备进行访问。
安全设备厂商面临什么挑战?
网络安全设备每秒要处理数百万个数据包。对企业数据中心来说,吞吐量和低延迟至关重要,因此这些设备配置了专门的芯片来处理负载,单台设备的成本可能在数十万美元。所有企业流量从全球各地进行整合,通过这些设备进行过滤。
当互联网取代企业网络的时候,云在取代企业数据中心。为了跟上这个新世界的发展步伐,安全设备厂商放弃了他们投入大量资金的硬件加速,对他们的软件进行虚拟化使其可以部署在云中的虚拟机上,这些是单租户解决方案。每个客户会部署他们自己的应用副本,但他们仍然需要更新每个实例并根据IP地址维护复杂的安全策略。
赛门铁克承认,迁移到云端给安全设备业务造成的冲击只是一个开始,这个有着25年历史的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动荡的发展阶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