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营中心(SOCs)作为组织的警觉守护者,保护组织免受不断演变的网络攻击威胁。虽然他们的操作和工具对于不熟悉该领域的人来说可能显得神秘,但了解其核心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阐释安全运营中心(SOCs)以及安全组织依赖的核心工具,以防范和对抗网络攻击。通过同时解决漏洞管理和事件管理这两个方面,我们探讨这些双重防护如何协同工作来强化组织防御体系。
预防安全事件
如果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s)和首席信息官(CIOs)对网络攻击毫无准备,他们将面临巨大麻烦。在最后时刻匆忙修复数百台服务器往往徒劳无功。现实很简单:组织必须在攻击发生之前就保持安全状态,这使得日常漏洞管理成为必需品。
保护开发流水线安全
对于内部软件开发,将静态和动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SAST/DAST)工具(如SonarQube和Veracode)嵌入CI/CD流水线至关重要,并辅以定期渗透测试。然而,漏洞往往在部署后出现,正如Log4j事件所展示的那样。当这个严重缺陷出现时,组织争相评估风险并实施修复措施——这是一项无法经常维持的巨大工作。
为了大规模管理漏洞,CISOs可以采用互补方法:
持续监控已部署的制品。Google Cloud Platform的Artifact Registry等工具会扫描存储库以查找新发现的漏洞。标准化部署流程确保所有组件都得到考虑,但已停用制品触发误报的挑战会出现。
运行时环境监控。在运行时环境中监控可以避免来自不再使用的旧制品的误报。然而,识别所有运行时环境(例如在PaaS环境中)可能很复杂。
自动化渗透测试。GCP Web Security Scanner等服务定期检查可利用的Web应用程序问题。虽然不如手动检查全面,但它们为常见漏洞提供一致的覆盖。
加固基础设施和云管理
除了软件之外,运行时环境还引入了Docker平台和操作系统漏洞。缺失补丁是一个重要关注点,但Windows和Linux虚拟机的(几乎完美的)同质性以及Azure Update Manager等成熟产品通过检测过时补丁并大规模自动更新来简化补丁管理。
虚拟机配置错误,如开放RDP端口或不当的IAM设置,构成另一种风险,特别是在云环境中。挑战延伸到云函数或数据库服务等PaaS服务,配置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漏洞。
虽然云提供商负责确保服务得到修补和安全,但客户必须正确配置IAM角色或S3存储桶等云组件。为了有效管理云安全,CISOs可以部署云原生工具,如AWS Guard Duty、Microsoft Defender以及Prisma等第三方产品,来评估和改善整体安全态势。
协调漏洞修复
有效的漏洞管理需要强大的工作流程。一些基本流程包括将漏洞分配给合适的工程师、从待办事项列表中删除已解决的问题以及标记不相关的漏洞。安全工具集必须集成工作流程支持,以确保漏洞得到有效解决。
事件检测与响应
虽然漏洞管理降低了攻击风险,但大多数组织最终都会面临入侵。
一个典型例子是恶意软件感染虚拟机,攻击者可能将其用于加密货币挖掘或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此类事件通常始于使用云原生或第三方工具进行恶意软件扫描。重新部署干净的操作系统映像并重新安装软件可以解决问题,前提是攻击者没有安装后门或创建账户。
然而,恶意软件扫描只专注于二进制文件。高级安全系统结合行为分析来检测可疑活动,如虚拟机连接到已知网络犯罪IP或用户在几分钟内从地理上相距遥远的位置登录。这些方法依赖于日志数据,云平台提供大量此类数据。挑战在于选择合适的日志来激活,而不会导致存储成本激增。
SIEM系统的作用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对于关联日志中的事件、用外部情报(如已知恶意IP)丰富日志内容以及识别微妙的攻击指标至关重要。SIEM是集成来自云、本地环境、物联网设备以及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企业终端数据的战略资产。
结构化流程和SOAR工具
事件检测和响应需要涉及事件处理员、安全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管理员和外部合作伙伴的结构化流程。Jira或ITSM等企业级流程管理工具对于协调是必需的,因为基本警报功能(如短信)对大型组织来说是不够的。
新兴的SOAR(安全编排、自动化和响应)工具通过自动化增强事件分类、数据丰富和事件响应。例如,剧本脚本可以在大量数据外流期间切断互联网连接。虽然此类行动可能会中断业务运营,但即使响应延迟五分钟也可能允许攻击者渗出大量数据。
云事件响应中的挑战
在云环境中响应复杂攻击比笔记本电脑和虚拟机的端点检测和响应(EDR)更复杂。EDR工具可以快速隔离受感染的端点,但PaaS云服务的类似功能尚不存在。SOC团队在理解多样化云技术和依赖关系方面面临困境。为他们授予所有云工作负载的管理员权限会带来操作和安全风险,特别是如果攻击者入侵这些账户。组织必须找到方法在工具覆盖存在缺口的情况下有效响应。
统一预防与响应
漏洞管理和事件管理是安全的互补支柱。事件管理专注于记录日志、检测异常事件和响应攻击,而漏洞管理通过补丁和配置减少风险面。它们共同对于阻止攻击者入侵或迅速清除他们至关重要。
Q&A
Q1:SIEM系统在网络安全中发挥什么作用?
A: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是关联日志中的事件、用外部情报丰富日志内容以及识别微妙攻击指标的关键工具。SIEM是集成来自云、本地环境、物联网设备以及企业终端数据的战略资产,帮助安全团队全面了解安全态势。
Q2:SOCs如何管理云环境中的安全漏洞?
A:SOCs通过多种方法管理云安全漏洞:部署云原生工具如AWS Guard Duty、Microsoft Defender和第三方产品如Prisma来评估安全态势;使用自动化补丁管理工具如Azure Update Manager;进行持续监控和自动化渗透测试;确保正确配置IAM角色和存储桶等云组件。
Q3:SOAR工具如何提升安全事件响应效率?
A:安全编排、自动化和响应(SOAR)工具通过自动化增强事件分类、数据丰富和事件响应效率。例如,SOAR可以运行剧本脚本在检测到大量数据外流时自动切断网络连接,大大缩短响应时间,防止攻击者进一步渗出敏感数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韩国政府投入5300亿韩元支持五家本土公司开发大型基础AI模型,包括LG AI研究院、SK电信、Naver Cloud、NC AI和Upstage。这些公司分别推出了Exaone 4.0、A.X、HyperCLOVA X和Solar Pro 2等针对韩语和本土文化优化的模型。韩国希望通过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加强国家安全并在AI时代保持数据控制权,与全球AI巨头展开竞争。
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主流视觉语言模型在将图像转换为文字描述时会丢失40%-90%的视觉信息。研究开发了两种创新方法来量化这种信息丢失:邻居关系分析和嵌入重建技术。实验表明信息丢失直接影响AI的检索和问答性能,研究还实现了丢失区域的精确可视化,为优化AI视觉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埃森哲在2025财年业绩中表示,正大力投资员工AI技能培训。CEO朱莉·斯威特明确表示,对于无法通过AI增强工作能力且无法学习新技能的员工,公司将选择让其离职。这是公司业务重组战略的一部分,将产生8.65亿美元的一次性费用。目前埃森哲拥有7.7万名经过AI培训的专业人员,GenAI收入达27亿美元。公司整体表现良好,年收入增长7%至697亿美元。
阿联酋研究团队创建了PersonaX数据库,包含超过1.3万人的多模态性格分析数据。通过整合面部照片、背景信息和AI生成的行为特征描述,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的跨模态性格分析。团队开发的双层分析框架不仅能发现统计关联,还能揭示深层因果关系,为理解人类性格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