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支持和保护网络生活的云服务提供商阿卡迈技术公司(Akamai Technologies, Inc.,以下简称:Akamai)(NASDAQ:AKAM)委托 IDC 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随着生成式 AI 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改进过时的基础架构模式。这份研究报告标题为“边缘演进: 从核心到边缘赋能成功”,其中显示,亚太地区 (APAC) 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集中式云架构无法满足在规模、速度和合规性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至关重要的是,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并改进基础架构策略以纳入边缘服务,从而保持竞争力和合规性,并为 AI 的实际部署做好准备。
根据 IDC 的《2025 年全球边缘支出指南——预测》,到 2028 年,边缘的公有云服务的年复合增长率 (CAGR) 将达到 17%,总支出预计将达到 290 亿美元。此外,IDC 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 2027 年,80% 的CIO将从云服务转向边缘服务,以满足 AI 推理的性能和合规性需求。这一转变标志着报告中提到的“边缘演进”的出现。
该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连接到公有云的系统能够将公有云的敏捷性和规模优势,与边缘计算的接近性和性能相结合,从而为企业提供在 AI 赋能的未来蓬勃发展所需的灵活性。
AI 基础架构的现实状况审视
在生成式 AI 从实验阶段转向实施阶段的同时,亚太地区的企业正面临着传统基础架构的局限性问题。现在,该地区 31% 的受访企业已经在生产环境中部署了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与此同时,64% 的企业正处于测试或试点阶段,尝试将生成式AI应用于面向客户和内部的场景。然而,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也暴露出了现有云架构中存在的严重差距:
Akamai亚太地区高级销售副总裁兼常务董事 Parimal Pandya 表示:“AI 的强大程度取决于它在运行时依赖的基础架构。这份 IDC 研究报告揭示了亚太地区的企业如何采用分布更广泛、边缘优先的基础架构,来满足现代 AI 工作负载在性能、安全和成本方面的需求。Akamai 的全球边缘平台正是为实现这一转变而构建的——它能够使算力更靠近用户,让它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IDC 亚太区研究总监 Daphne Chung 补充道:“生成式 AI 正在从实验阶段转向企业范围的全面部署。因此,各企业正在重新思考其基础架构如何以及在何处运行。边缘策略不再是纸上谈兵,企业正在积极实施它们来满足对智能、合规性和规模的需求。”
亚太地区的主要调查结果:
打造云端互联的未来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企业必须在云端和边缘实现基础架构的现代化,并使部署能够满足具体的工作负载需求。通过 Zero Trust 框架和持续合规性来保护数据至关重要,而确保互操作性以避免供应商锁定也同样重要。借助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企业可以加快 AI 部署速度,并更快、更智能且更灵活地实现扩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