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信息安全官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威胁,包括勒索软件、商业电子邮件欺诈、基于身份的攻击、网络钓鱼攻击以及数据泄露。构建、实施和维护一个能应对所有这些风险的有效安全计划,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适应能力。
很多技术和安全措施可用于应对组织面临的各类问题,但要妥善实施这些措施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Capital One 网络安全首席技术官 Mike Benjamin 在上个月于旧金山举行的 RSAC Conference 上表示,其中一种方法是将组织的安全计划视为一款产品。他解释说,就像产品一样,安全计划也拥有客户、满足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并且可以被“购买”。当然,也有人会争辩说,安全计划并不像产品,而更像是一个成本中心,因为其存在是出于必需或者交付成果不明显的原因。
Benjamin 说:“那些认为安全计划不是一款产品的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说明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安全计划。企业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因为这是要求。难道有人希望他们的计划被如此看待吗?我们都渴望将它打造为企业重视的资产,成为企业运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高效的安全计划需要在技术投入、内部协同和整体风险管理之间达到平衡。实现这种平衡可能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应用安全计划的执行上。安全团队必须在确保没有漏洞的同时,防止业务运营受到拖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